我們出於對毛孩的關心,當然想了解牠們的一舉一動︰「為甚麼牠要這樣做?」在教養訓練的層面,我們就更加想知道「究竟狗狗這樣做,是想得到甚麼?」因為行為動機與學習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每個行為背後一定受某種動機(Motivation)所驅使,動物受了激勵,才會作出某個反應,反應所帶來的後果便構成了學習;而即使是早已學懂的東西,要是沒有了動機,動物同樣不會作出反應。動機就像汽車的燃料,即使是一輛性能一流的跑車,沒有了燃料,也同樣不能開動。
我們對此應該並不陌生,人類的行為動機可多的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後,我們往往便想追求更高層次的「安全」、「社交」、「尊重」與「自我實現」等不同需要。狗狗則簡單直接得多,行為動機通常分兩大方向︰(1)追求正面的東西,如食物、愉快、舒適、安全感等,或(2)避開負面的東西,如飢餓、疼痛、恐懼、危險等。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用「做老大」、「支配性強」、「挑戰主人底線」等原因去解讀犬隻行為問題。早前已解釋過為甚麼「狼群/支配理論」根本不成立,很多行為背後最直接單純的原因,正正就是狗狗想要追求溫飽、愉快、舒適或避開疼痛、恐怖與危險。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狗狗上床、上梳化,人們常說那是挑戰主人地位的表現,其實只是狗狗享受梳化所帶來的舒適罷了;又例如,逛街扯繩其實是因為狗狗想走快點,去探索前面有趣的事情或逃避危險,同樣與支配無關。只是因為狗狗用上了人類不喜歡的方式去達到目的,所以才成了我們眼中的麻煩行為。家長要思考的,並不是怎樣懲罰牠的錯處,而是找出背後的動機,再教導牠未來用其他更合適的方法去達成目的。
動機有時也可以多於一項,而且互相競爭。常見例子是在狗公園裏,貪吃的狗狗聽到父母呼喚,想衝回去賺取零食和讚賞,但旁邊的好朋友卻又纏着牠繼續玩耍;又或者是狗狗既害怕眼前的陌生人,卻又對他手中的美食很感興趣。若環境中同時出現太多互相競爭的紛擾,狗狗的表現必然大打折扣,甚至情緒不穩。
多了解狗狗的性格,也有助我們找出哪款「燃料」最適合毛孩。有些狗狗天生愛工作,給牠網球或水樽含着,便能心滿意足的乖乖走路;有些喜愛捕獵,特別愛玩拋接追捕的遊戲,看見小動物很可能激發牠捕獵的本能;有些狗狗則特別愛吃;也有些生性易驚,不求吃、不求玩、只求避開危險。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仍然離不開愉快、舒適、安全感等,但實質的「燃料」種類卻是狗狗有別。愈了解毛孩,我們便愈能夠透過管理、發放或取走「燃料」,去引導狗狗作出良好的行為。
認證專業訓犬師 CPDT-KA®
HKDR 救狗之家教育及犬隻訓練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