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易傷肺提防秋咳

有冇發覺近日多了兩聲咳?霜降已過,時值深秋,早晚明顯轉涼,濕度也逐漸下降,容易令人口乾舌燥,繼而出現咳嗽情況,甚至咳到難以斷尾。在中醫學角度,秋日出現咳嗽問題是因燥邪傷肺所致,若久久不去處理,更有機會轉化成反覆發作的內傷咳嗽呢!

天氣乾燥容易致病

秋日咳不停,原來與六淫中的燥氣有關。「秋天是燥氣當令的季節,燥邪具有乾燥、收斂清肅的特性,在水分不足、氣候乾燥的時分,特別容易引起燥病。燥在五行中屬金,與肺氣相通,故燥邪易傷肺。由於肺主氣和司呼吸,直接與自然界大氣相通,並開竅於鼻,所以燥邪多從口鼻入侵,耗傷人體的津液,引致陰津虧損的病變,繼而令人出現各種乾澀徵狀,如鼻乾咽燥、口唇燥裂、皮膚乾澀皸裂、毛髮乾枯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燥等。」註冊中醫師何慧潔續指,某幾類人特別容易患上秋咳,包括免疫力不足、肺脾虛弱、進食過量生冷食物及經常吹冷氣的人士。此外,喜食辛辣、煎炸之物,或過食溫補者,可導致陰虛內熱,同樣有機會被秋咳困擾。

可演變為內傷咳嗽

很多人會把秋日燥咳跟風寒引起的咳嗽混為一談,但兩者在徵狀方面是不一樣的。前者會感到咽喉乾痛,唇鼻乾燥,少津無痰,或咳痰不爽,或痰少而黏連成絲,或痰中帶有血絲;而後者的咳聲重濁,又會有咽喉癢、氣促氣緊的情況,還常常伴有鼻塞、頭痛、肢體痠楚等問題。何醫師表示,停不了的咳嗽,看似染上肺癆,旁人不敢埋身,可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與尷尬。再者,秋咳是因感染外邪而引起的,要是遷延失治,導致邪傷肺氣,肺病就會從實轉虛,當肺臟虛弱,陰傷氣耗,容易令人反覆感邪,咳嗽不斷發作,更有機會轉為內傷咳嗽,其手尾很長,需要慢慢調治。

白色食材提升正氣

要預防秋咳,重點在於提高人體正氣—作息方面,要注意早睡早起,以增強皮毛腠理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飲食方面,不妨多吃白色食材。何醫師說:「秋天屬金,對應五色中的白色,所以要多吃白色及養陰潤燥的食材,像雪耳、馬蹄、蓮子、百合、淮山、雪梨、無花果、黑芝麻、蜂蜜、蓮藕、沙參、玉竹、麥冬等。與此同時,大家要慎食肥甘厚膩之物,以免礙脾助濕生痰;若屬燥邪傷肺之秋咳患者,更要忌食辛辣燥熱煎炸之物,以免助陽動火。」順帶一提,外出人多擠迫的地方,必須注意個人衞生,一旦出現咳嗽情況,應觀察痰的變化,當咳痰不爽,可輕拍背部以便咳出痰液,並要及早接受治療。

防咳食材配搭建議

沙參麥冬茶

材料:沙參12克、麥冬12克

做法:洗淨材料,加熱水泡10分鐘。

功效:養肺、潤燥、利咽

雪梨百合陳皮湯

材料:雪梨2個、百合12克、陳皮1角、無花果3枚、瘦肉半斤

做法:瘦肉洗淨汆水,連同其他已洗淨的材料與適量清水煲煮,水滾後轉慢火煮1.5小時,最後加鹽調味。

功效:滋陰、養肺、潤燥

桑葉玉竹無花果茶

材料:桑葉10克、玉竹10克、無花果2枚

做法:先把材料洗淨,再剪成小塊,加熱水泡10分鐘。

功效:養陰、潤肺、止咳

紓緩咳嗽穴位

風池穴

位置: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

合谷穴

位置:大拇指與食指相合之處。

太淵穴

位置:在腕橫紋上,橈動脈搏動處。

撰文:余彩瑜

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