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羅湖和福田口岸引入人臉識別技術,用於打擊水貨客。以往海關要靠人手隨機抽查,經驗豐富的水貨客會利用海關換班時間蒙混過關,導致抽查成效低且造成關口擁堵,影響正常遊客。新引入的人臉識別技術,在旅客過關的時候,攝像頭會在人流中自動掃描和識別。海關已經積累了上萬名水貨客的資料,若之前有過被扣留或者一天多次往返的紀錄,就會被識別出來。海關即可以有針對性的對有嫌疑的人士進行詳細檢查,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較有效地遏制水貨活動。
其實,人臉識別在旅遊方面已開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少景區已經引入系統,一是實現刷臉入園,提高檢票效率,特別是需要多次出入景區的遊客,不再需要在門票上蓋章檢票。二是幫助景區實現人流管制,人臉識別可同時捕捉、計算出排隊人數,及時發布限制人流的資訊,避免景點過於擁擠,影響旅遊體驗。
酒店也開始引入刷臉入住,住客入住通過掃描身份證明文件、拍攝照片和輸入電話號碼等操作後,系統會自動完成入住手續,以後重臨只需要刷臉就可在1分鐘內完成入住手續,免除排隊煩惱又能節省酒店人手。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酒店亦能幫助加強保安,防止閒雜人等出入酒店,保障住客安全。
不過人臉識別技術逐漸普及,同時涉及到個人私隱保護和採集得來的資訊用途等問題。香港一向注重個人私隱,人臉識別技術使用一定有所限制,否則必會引起爭議,在推廣前政府須有適當的法例作出配合,令新技術和保障私隱方面取得平衡。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