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熱起來,外出時的一大煩惱,莫過於蚊子的來襲,被叮後除了有令人難耐的痕癢,更糟糕的是帶來了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等傳染病「中招」機會,尤其到炎熱多雨的地方外遊時,風險無疑進一步提高。不想成為蚊叮的目標,其實辦法相當的多,今次找來經常到世界各地野外採訪的旅遊記者提供至醒的預防及善後心得。
避免蚊叮的對策一般分為兩大方向,一是使用有殺蟲效果的物品(如殺蟲水或電蚊拍等),另一種則是用上讓蚊迴避的物品。出外旅遊當然是採用後者的方式,最方便有效的莫過於塗上蚊怕水或防蚊噴霧,而現時這類產品大致分為香草精油、避蚊胺(DEET)及埃卡瑞丁(Icaridin)三大種類。香草精油類中以香茅精油最常見,由於成分天然,所以受到不少人追捧,但其有效時間消退得較快,通常維持約2小時便會失效;另外的避蚊胺產品則使用了超過60年,其高效驅蚊效果已備受肯定,但卻有對小孩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的顧慮(2歲至12歲小孩建議使用濃度低於10%的避蚊胺產品),及會損壞合成纖維及塑膠產品;至於埃卡瑞丁則是德國化企於1998年開發的驅蚊劑,效果亦相當理想,適合對香草精油產品不滿意,但同時又對避蚊胺有戒心的朋友。但如果前往蚊作媒介的傳染病高危地區的話,則建議使用避蚊胺較穩陣。
萬一真的不幸地,被蚊子叮得又痕又痛,該怎麼辦呢?坊間偏方傳聞有用指甲在蚊叮痕腫處「打十字」,或是塗上牙膏和豉油來化解。不過原來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方法,「打十字」有機會令皮膚受損並導致細菌感染,牙膏和豉油又可能會引起部分人敏感。正確的做法除了塗藥膏,也有天然的處理方法,首先以冷濕毛巾或冰敷患處,減輕腫痛,不過亦不宜敷太久,然後不妨試試麥皮,用水將之混合至稠身,敷在蛟叮處便能發揮止痕功效。另外蘆薈向來都是天然的抗菌劑,幫助紓緩皮膚不適如紅腫和痕癢等。最簡單當然是用日常護膚蘆薈啫喱,如果有原條蘆薈,亦可以切開擠出果肉塗抹在蚊咬處,這樣都能有效止痕。
由蚊所傳播的疾病有很多,較常見的有登革熱(雌性伊蚊)、日本腦炎(受感染蚊子)、西尼羅病毒(庫列蚊)及瘧疾(瘧蚊)等,但當中有預防疫苗可注射的其實極少,而流行於非洲和拉丁美洲熱帶地區的黃熱病,及活躍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郊外及農村的日本腦炎,可以在旅行前預先打預防疫苗,但留意是注射7~14天後才能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故外遊人士必須預留充足時間接種。而黃熱病亦是現時唯一一種國家可要求旅客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的疾病,大家記得保存接種證明,以備日後到不同國家旅行時可出示,而現時有效證書可持續有效至終身。而由香港衞生署港口衞生處主理的旅遊健康服務網站,亦有收集世界各地的疫症情報、預防昆蟲和其他疾病媒介的保健建議、各種環境下的安全事項及防疫注射意見等,各位出遊前不妨預先參考。
網址:http://www.travelhealth.gov.hk/
撰文:旅遊組
部分圖片: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