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行善作惡 一念之差

公益慈善,籌款勸捐有這句話:「多多益善,少少無拘」。只要有善心,數目多少,不是問題。無論是把辛苦積聚得來的幾十元零用錢全數捐獻的小朋友,抑或把全副身家幾百元捐出的草根百姓,相比於一位身家過千億而捐出幾百億的富豪,他們所做的功德都一樣福有攸歸。

《三國志》記載了蜀主劉備臨終前給兒子劉禪的遺囑,其中有這麼兩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行善作惡無分大小,不要因為善小而不去做;不要因為惡小而去做。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大可小,舉一個實例,隨地丟一塊香蕉皮,丟的人可能以為是小事一樁,但如果有人困此摔倒了,有可能即時死亡,亦有可能終身殘廢,而這位死者或傷者如果是家庭支柱,整個家庭就毀於一旦。反過來說,如果有人在未出事前,檢走蕉皮放進垃圾箱,避免意外發生。這樣,丟蕉皮的人就是作惡,無陰功;檢蕉皮的人就是行善,積陰德。或者,作惡者沒有被發覺,攝錄機也沒有拍到,毋須負上任何法律刑責,但是老天爺有眼,而這「天眼」比任何高科技的攝錄機更精確。

善惡到頭終有報,「顧住臨尾兩年」這句話,與五福有關,五福是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一個人的福氣除了長壽、富有、康寧外,還有積德,積德對自己對後代都有益,考終命就是善終,「不得好死」是古人發毒誓或咒詛別人的最嚴厲用字。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