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靜身心行大運

恭喜,恭喜,恭祝大家狗年行好運!正所謂重要的事講3次,更何況祝福說話沒有人會嫌多,所以今日大年初一,當然要同各位讀者拜年,希望新一年家肥屋潤、日日有食神!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不少人都會跟足傳統在年初一食齋,如果你也是當中一分子,但又吃厭了羅漢齋或者幾可亂真的素雞、素魚、素翅,不如試試自煮散發着東南亞風味又充滿喜慶色彩的新派素菜,為摯愛親朋帶來意想不到的滋味驚喜。

初一食齋 養生積福

點解年初一要食齋?其中一個原因跟佛教徒逢農曆初一、十五要守齋的習俗有關,而正月初一在中國人眼中是一年伊始,於是連非教徒也會選擇在這天茹素不殺生,祈求素靜一年積點福氣。除此之外,新正頭日日大魚大肉,一下子吃太多煎炸油膩食物身體未必應付得來,不如藉此機會清清腸胃,留待初二再大吃大喝。

食齋食素 兩者有別

雖說大家這天都不吃肉,不用分得那麼細,但食「齋」和食「素」其實是兩回事。顧名思義,食「素」就是不吃動物,這個行為源於個人習慣;而食「齋」則與宗教有關,是指佛教徒的修持行為。「齋」是中午以前所吃的食物,不僅不能吃肉,還包括「五辛」,亦即是葱、蒜、韮、薤與興渠(類似芫荽的印度香料)5種辛味蔬菜。因此,若決定食得更徹底,今天就應該連「五辛」都戒吃。

另類齋菜 送上驚喜

隨着近年愈來愈多人茹素,就連賀年齋菜也比以往講究和多元化。本身有老撾血統的大廚Justin Chan雖然外表洋化,但大年初一都會遵循傳統習俗食齋,今日他就示範了3款帶有東南亞色彩的賀年素菜,全部都做法簡單,大家不妨趁着親友來拜年時大顯身手吧!

雙春報喜

用蒸與炸兩種方法炮製的春卷,既香口惹味又有「雙春報喜」的意頭。用紅菜頭、車厘茄等材料製成的紅色醬汁酸甜滋味,亦營造了新春的喜慶氣氛。

需時:40分鐘

難度:4★

材料(6條分量):

熟米粉 4個

米紙 6塊

餡料:

昆布粉 1茶匙

素蠔油 1/2湯匙

蓮藕、木耳、黃蘿蔔 各2湯匙

醬汁:

甜椒、鹽 1/2茶匙

糖水(沙糖與清水) 各1/2湯匙

青檸汁、芫荽 各1湯匙

紅菜頭 2湯匙

車厘茄 3粒

花椒油 少許

裝飾:

金不換、薄荷葉 各少許。

做法:

1. 先製作醬汁,燒熟車厘茄,用攪拌器將之與紅菜頭打成蓉,與青檸汁、芫荽、花椒油、甜椒、糖水及鹽混合。

2. 木耳、蓮藕、黃蘿蔔、昆布粉及素蠔油拌勻,製成餡料。

3. 弄濕米紙,軟身後放入餡料。

4. 鋪一層熟米粉。

5. 因應個人喜好蒸熟或炸熟春卷,最後淋醬汁,加金不換、薄荷葉作裝飾即可食用。

貼士:

弄濕米紙後要等大約1分鐘,變得軟身才放餡料。

豐衣足食長壽麵

日本人過新年會食長壽麵,中國人雖以米飯為主糧,但過時過節不妨加碼來多碗麵條,食得更飽足之餘,也祝願合家歡樂、老少平安。而湯底用上多種東南亞香料熬煮而成,甘香酸甜的滋味相當醒胃,再加上清新爽口的五色配菜,無論味道與賣相都同樣吸引。

需時:50分鐘

難度:3.5★

材料:

心裏美蘿蔔絲、南薑、炸蒜、生粉 各1湯匙

木耳、蟲草花 各2湯匙

指天椒、沙糖 各1/2茶匙

青檸汁、鹽 各1茶匙

香茅 1/2棵

蒜頭 2粒

青檸葉 2片

乾葱 3條

草菇 6粒

筍 6條

上海粗麵 適量

金不換、薄荷葉 少許

做法:

1. 用刀背拍扁香茅根部,屈成一束紥起。

2. 拍扁蒜頭,將乾葱及南薑切粒,撕碎青檸葉,並把指天椒開邊。

3. 將上述材料放入水中煲30分鐘煮成湯底。

4. 夾走香茅,加鹽、沙糖及青檸汁調味,煮腍麵條。最後在麵上鋪上炸蒜、心裏美蘿蔔絲、木耳、蟲草花、草菇、筍、金不換及薄荷葉即成。

貼士:

煮湯底時加生粉水會令口感更濃稠美味。

金玉滿堂糯米飯

講到新年必食的甜品,一定非象徵團團圓圓的湯圓莫屬。湯圓固然要有,但獨沽一味實在太單調,大家不妨加多一款糯米飯,只要混合一半白米就不用擔心太過飽滯。至於醬汁更是千變萬化,除了學Justin用藍昆布製作之外,將蝶豆花、紅菜頭溝椰奶和煉奶一樣好睇又好食。過新年除了食湯圓之外,甜甜蜜蜜的糯米飯也是不錯的選擇,金黃色的杧果更有金玉滿堂的寓意。

需時:30分鐘

難度:3★

材料:

杧果 1個

煉奶兩份 各1/2湯匙

紫糯米、白米、椰奶 各1湯匙

昆布粉 1又1/2湯匙

椰絲、花生碎 各1茶匙

薄荷葉 少許

做法:

1. 將椰奶、煉奶與昆布粉拌勻,製成醬汁。

2. 醬汁混合煮熟的紫糯米飯與白飯,再加煉奶攪拌均勻。

3. 挖出杧果肉,把醬汁淋在糯米飯上,灑上椰絲及花生碎,以薄荷葉作裝飾即成。

貼士:

i. 用大匙羹挖出杧果肉,會令杧果看起來更圓潤飽滿。

ii. 紫糯米與白米的分量應為1:1,再加1倍水,例如1碗白米、1碗紫糯米就要加2碗水。

iii. 糯米最少要浸6小時以上才煲煮。

傳統齋菜 意頭十足

新春最講意頭,所以賀年菜的食材都離不開髮菜、蠔豉、生菜、鮑魚、大蝦等等,至於大年初一所吃的齋菜亦離不開以下幾款,對用料和賣相同樣講究。

撰文:楊雅菁

部分攝影: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