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個模特兒綁在一起、以膠袋包裹全身、用棉花製成骷髏頭套……從來,Fashion Show都是一個展現創意和啟發思考的地方,當中大部分設計都相對誇張,並非日常能夠穿着的衣服。最近,有大專生嘗試以「整容」作靈感,設計了一套雅俗共賞的時裝,成功在2017「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中奪得大獎,發掘出時裝的多樣性。
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的「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至今已踏入第12屆,旨在發掘和栽培本地新進設計師及年輕畢業生,推廣設計精神同時弘揚亞洲設計,而得獎者更有機會獲得贊助,能夠遠赴海外的設計公司實習或院校進修,與當地的設計師交流,藉此提升設計能力與專業知識,因此每年都吸引大量對設計有興趣的年輕人參賽。
由於比賽沒有特定主題,因此參加者可以在「服飾設計」、「傳訊設計」、「產品及工業設計」和「環境設計」等範疇中自由發揮創意,而由專業設計師和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則會根據作品的設計、對本地設計和創新發展的預期貢獻、參加者的設計才華、成就和發展潛力等評分,從中挑選優勝作品。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時裝設計高級文憑畢業生朱海林以作品《整容 Plastic Surgery》參賽,成功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比賽的「創意智優青年設計才俊特別獎」。
朱海林解釋,這次以「整容」作為主題的作品,靈感其實源自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他說:「現今社會,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幾乎所有人都想擁有更好的外觀,有人每日都悉心裝扮,當中希望追求完美的人,更會嘗試不同類型的整容手術,而我身邊亦有朋友打算整容,可見這種現象在今時今日十分普遍,令我有了創作的主要方向。」
《整容 Plastic Surgery》是一系列像拼圖一樣的「可變」服裝,每套都由數件不同形狀的布料組成,由於每件布料邊緣都設有釘鈕,因此用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行組合獨一無二的服裝,他介紹:「這次比賽,我參考了一些近年流行的款式,設計了5套不同種類和風格的衣服,當中有相對Casual的Hoodie和大褸,也有較Formal的西裝剪裁,適合日常穿着。另外,只要尺碼相同,系列中所有布料均可以交換使用,因此只要發揮創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拼砌具有個人風格的服裝。」
比起用料和顏色,朱海林更加着重服裝的剪裁,這次他選擇了以純黑色為主導,藉此突出作品的剪裁,他說:「去年2月獲得老師推薦,前往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學習紙樣剪裁技巧,期間更有機會向發明Subtraction Cutting的Julian Roberts學習,了解到剪裁的多樣性。而我在這次設計中所用的剪裁技術,其實亦啟發自當時學到的概念。」
由於《整容 Plastic Surgery》是秋冬系列,因此在布料方面,朱海林挑選了具有保暖作用的羊毛和潛水衣物料,他說:「潛水衣物料柔軟而且有彈性,羊毛則能提升舒適度,兩者均是十分理想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科技結合潮流的新趨勢,朱海林亦在作品中加入了立體打印技術,他解釋:「衣服上的圖案是以3D打印技術製作的多孔打印裁片,相對傳統打印方法,這技術不但能令圖案的效果更加突出,而圖案中的小孔亦提升衣服的透氣度,同時增加作品的層次感。」
撰文:吳俊賢
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