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樂劇深水埗的童夢人生

提起深水埗,相信大家即時聯想到「低收入家庭」、「板間房」、「劏房」等,近年多了另一個關鍵詞——「音樂」。幾年前有一慈善團體,致力為深水埗區12歲以下的低收入基層兒童,提供免費的早期音樂教育,透過音樂訓練,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塑造品格。這班小小音樂家稍後將與多位知名舞台演員同場演出大型音樂劇,分享神奇的音樂力量,如何令這些憂喜交集的童夢人生,漸漸變成自信、勇敢及無畏的小人兒,打造不一樣的深水埗。

班底有情有義

有否想過深水埗,也可與音樂扯上關係?事緣2013年成立的音樂兒童基金會(簡稱「基金會」),扎根深水埗區,致力為12歲以下的低收入基層兒童,提供免費的早期音樂教育。途經鴨寮街一帶,或許偶爾見到拿着樂器盒的兒童穿梭於其中。今年舉辦的周年音樂會,基金會作了嶄新嘗試,推出大型音樂劇《音樂.兒童音樂劇2017》,將於11月3至5日假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上演。

基金會創辦人龐秋雁及龐倩渝的大愛精神,感動了不少有心人,當中包括母校(香港演藝學院),不少校友擔任義教。行政總監龐秋雁說:「今次創作班底,從編劇、作曲、填詞、導演到指揮等,均為演藝校友,包括資深戲劇導師及編劇何敏儀、作曲家Frankie Ho、糊塗戲班藝術總監陳文剛、資深劇場藝術家胡寶秀等,演出的也是校友,如陳國邦、羅敏莊、徐偉賢、泰臣等,部分人士不收酬勞的參與,令我感受到『好多情』。」

絕望中見希望

音樂劇取材自基金會的故事,道盡愉快音樂時光背後的辛酸。逾九成內容改編自真實個案,如很多有心人捐出樂器,當中有完整無缺的樂器,也同時有待修理的樂器。自從基金會的出現,為深水埗區兒童開闢一片小天地,縱使生活空間有限,他們都享受拉奏樂器的樂趣,磨練之中有笑聲,有愛與關懷,且幫助他們慢慢建立了自信、勇氣、無畏的精神,但愉快時光背後,孩子卻各有心事。

這班兒童有過自卑的時刻,但音樂劇更着重背後蘊藏的正面訊息,像其中一幕:被路人撞倒後,孩子第一件事不是檢查自己有否受傷,而是檢查樂器有否弄壞。由於生活條件欠佳,他們倍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東西。

龐秋雁認為,讓兒童看到希望是最重要的,而音樂就具備這股神奇力量。「這是一齣富教育意義、適合一家大小欣賞的作品,從中可反思一些社會問題:為何香港如此貧富懸殊?劏房的人是如何生活……」

滿腔音樂熱誠

基金會設有管弦樂團及合唱團,逾100位兒童參與音樂劇。平時學習音樂已要不停操練,音樂劇的綵排就更加密鑼緊鼓。龐秋雁說:「8月開始綵排,初時唱歌及跳舞的兩組兒童分開排練,未必對整體有全面認知。8月底的3日2夜營舍活動,是一個很好的經歷,當中的得着終身受用。期間適逢8號風球,工作人員冒着大雨張羅食品,年長的小朋友幫忙照顧年幼的。之後的全體綵排,他們恍如開竅,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日前訪問了其中4位負責唱歌的小演員,從他們自信的笑容,不難感受到他們對音樂的熱誠。焯杭說:「幾年前抱着嘗試的心態參加音樂訓練,其後愈來愈認真,現時就算功課忙碌,亦會主動練習樂器。我不是特別鍾意唱歌,但為了音樂劇,我會盡力而為。」敏斐說:「今次第一次參與音樂劇,最困難應是與管弦樂團建立默契。」博文則認為跳舞「超難」,所以在家中要多加練習,偶爾妹妹婷勻還扮演「陪跳」的角色呢!

撰文:黎雅麗

攝影:胡振文

查詢網址:www.musicchildren.org.hk(音樂兒童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