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做皇帝,都稱人民為「衣食父母」,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這道理是劉邦還未當上皇帝時,一個叫做酈食其的謀士點化他的。當時劉邦被楚軍困於成皋,成皋斷糧,劉邦想棄城,酈食其說,棄城等於餓死百姓,「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撤退要付出沉重代價,不如奪取楚軍囤糧的地方——敖倉,劉邦依計而行,既奪得糧倉,也取得民心,扭轉戰局。
倉頡造字,食字由人與良組合而成,可知食對人類的重要,食德、食相更是人性、人品的重要表現。傳說有一個大老闆,要從三個職員中挑選一個重點培養,委以重任,但三人的工作能力都很好,待人接物也中規中矩,實在無法決定,於是大老闆就帶他們去一間高級食店共餐。
食完這餐飯,大老闆選中了職員丙,為甚麼?沒有人問,大老闆也沒有必要解釋。據說,職員甲自始至終默默享受美食,並沒有對殷勤服務的知客、侍應、傳菜、部長、經理說一聲「唔該」,也沒有對大老闆說一聲「多謝」;職員乙雖然有說「唔該」、「多謝」,但在進食期間,犯了一些食飯的忌諱,也即是「食相」不好;只有職員丙的食相及格。也許,大老闆認為職員甲欠缺感恩與謙卑的心,職員乙「食相」暴露福薄,甚至可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