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防意外 切勿獨行

秋高氣爽,又是行山遠足的熱門季節,相信不少人會趁假日出發,但山野之地多是偏僻少人,若事前準備不足,一旦發生意外,未必能迅速應變。據專家指出,想行山行得安心,最好約埋朋友出發,切忌獨來獨往,並要帶齊食水、乾糧、急救用品等物資,以防萬一。

量力而為

在香港,山徑選擇多的是,像港島南、九龍北,以至新界各區都有不同難度的路線,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導師Ken Sir表示,大家鎖定行程前,必須量力而為!「對初學者來說,漁護署轄下的家樂徑或自然教育徑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因路面較寬闊、平坦,沿途有清晰指示牌,亦有人打理。路程方面,可考慮5公里以內的路徑,我會推薦港島區的山路,難度較低,中段通常有撤退點,好像由山頂走到薄扶林水塘或香港仔,很適合一家大小。當經過一輪練習,自覺應付得到,便可嘗試上下梯級較多的路線,如北潭凹走到水浪窩的麥理浩徑第三段。再進階一點,可挑戰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全程長約16公里,是對體能與毅力的一大考驗。」

有備無患

遠足一般要持續走路數小時,所以要留意隨身裝備是否合用與足夠。先由衣着說起,長袖衫褲是首選,既可防曬,又可保暖,還可減低被植物割傷或被蚊蟲叮咬的風險,物料方面以通爽、速乾為佳,Ken Sir又建議大家帶備用於防曬的闊邊帽、用於防寒的救生氈,以及用於替換的後備衣物。裝備方面,隨身物品宜用背包盛載,首選雙肩帶及備有腰帶、軟墊的款式,內裏要有足夠食水、熱量高的輕便乾糧,以及急救用品。Ken Sir說:「一般而言,行山者宜帶備四寶,即膠布、消毒藥水、噴霧膠布及繃帶,以作簡單的傷口處理。此外,我會建議大家帶備電筒、萬用刀和哨子傍身,以備不時之需。」

提防蟲咬

家庭醫生方玉輝表示,前往荒山野嶺,潛在危機處處,即使做足準備,也不能完全排除意外發生的可能性,所以獨自行山是大忌,因一旦遇上意外,有可能因缺乏支援而失救。「拗柴是最常見的意外,處理方法是先要避免移動傷口,如出現腫脹,便要把鞋子脫掉,並用繃帶加壓及固定受傷部位,以免傷上加傷。一般擦傷、割傷,則要趕快止血及清洗傷口,如無繃帶在身,都應該以汗巾包紮。假如傷者出現嚴重受傷,應立即尋求援助,此時同行者便擔當重要角色,所以獨自行山是強烈不建議的。」此外,在叢林游走,有機會碰上蟎、蜱等昆蟲,一旦被叮咬有可能感染斑疹熱、叢林斑疹傷寒等病症,如行山後發現身上有傷痕,身體又出現不適,宜盡快求醫。順帶一提,據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共有67宗因進食野菇中毒的個案,更有一人因此死亡,所以切忌胡亂採摘路邊野菇或野果充飢。

撰文:余彩瑜 

攝影: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