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養志,道家養身,佛家養心,理論上可以這樣說,因為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責任重大,路途遙遠,沒有大志不能到達目的。
道家重視養生,通過運動、飲食、修煉,强壯身體。佛家重視心靈清靜,《心經》就是教人心無罣礙,獲得到達苦海彼岸的智慧。但是,儒釋道三教經過二千多年洗練,互相學習,互相包容。最佳例子是,儒家始祖孔子曾拜會道家始祖老子,當時,哲學並無儒家道家之分,孔子對魯國公說,周國的老聃知禮樂之源,道德之要,想去求教。魯國公批准,並給孔子一車、一車伕、一童子,由孔子學生南宮敬叔陪行。孔子與老子相處幾天,獲益不少,臨別,老子說:我聽說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我不富不貴,只能送你幾句話,請你記住,不要譏諷別人,不要說人壞話,對人要謙卑,對君王勿搶風頭,這樣就可免殺身之禍。至於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天地一體,天人合一,人有幼少壯老,就好像天地的春夏秋冬,順其自然,本性就不會亂。
孔子當時以弟子謙稱,說,知道了,將銘記於心。
由此可見,儒與道,並無矛盾衝突。而過去和現在,信道與尊儒或敬佛的,也可以做好朋友。如果集儒釋道三家養生智慧去修持,身心一定可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