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G20峰會表示,各成員國堅決反對涉及貿易和投資的保護主義,並加大力度維持開放及自由的貿易網絡,對本港尤其重要。想令經濟持續起飛?具深度分析國際經濟問題的人才,也是關鍵因素。香港公開大學新推「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社會科學碩士」,透過修讀相關的經濟學和社會科學學科,培養學生對國際關係的興趣,助他們建立多元思考角度,掌握可用於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研究方法與技能,以便推出更符合社會發展的方案,打造更豐盛的未來。
高度依賴與國際的貿易合作,一直是本港得以持續成功的基石。緊貼全球瞬息萬變的步伐,各行各業都需要對國際經濟和發展議題有一定認知。最近香港公開大學新推「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社會科學碩士」,把教學焦點放在國際層面,以經濟學為基礎,輔以相關社會科學學科的知識,希望提升學生對不同國家在政治和社會發展上的關注,從中提升國際經濟問題的分析力。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鄺志良博士說:「本港大學開辦不少純粹的經濟學學士學位課程,這方面的碩士課程,本港亦為數不少。不過有時若要詮釋某些議題,只從純粹的經濟學角度分析並不足夠,畢竟不同範疇之間會互相影響。公大推出的新課程『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社會科學碩士』,着重跨學科訓練,提升學生對國際經濟問題的分析力。課程經年籌備,首屆學生於今年9月入學。」
學生可按其進修需要,選擇報讀一年全日制或兩年兼讀制,期間要完成60學分。申請者須持有認可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不排除部分學生來自非經濟學或相關學科。有時經濟分析會用上大量數理統計,甚至計量經濟模型,課程特設3個關於經濟學的必修學科(總共25學分),分別是「應用微觀經濟學」、「應用宏觀經濟學」及「應用統計及計量經濟學」,不失是打穩基礎的入門階梯。
課程還設4個應用學科(總共20學分),培養跨學科視野及分析能力。科目「國際移民及勞動經濟學」探討工資、失業、國際移民等勞動議題。不同的貨幣政策制度,對各地帶來怎樣的衝擊?學生可在「國際金融及貨幣制度」這科中有所啟發。「全球化及經濟發展」及「國際機構及全球管治」兩科,則探討林林總總的全球化議題,如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秩序問題、全球變暖、跨國金融法規等。
「研究報告」(總共15學分),為課程另一重要元素,要求學生就相關題材,以英文撰寫一份獨立研究報告。該報告篇幅約10,000至12,000字,評核重點在於分析是否有說服力、學生能否把所學理論和工具整合起來等。鄺博士表示,時下年輕人習慣只看中港兩地發展,往往忽略北美、歐洲等發展,其實這些國家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絕不容忽視,所以他建議學生須留意國際時事,尤其是重大議題,如英國脫歐公投等。
誰也想學以致用,不知畢業生有甚麼合適出路?鄺博士有以下分享:「受過這類跨學科訓練的學生,傳統出路包括在政府、金融機構等擔任經濟分析、研究員等工作。隨着社會生態的轉變,出路亦變得多元化,近年不少大學、政黨、智庫組織等,都需要大量研究人員,就各類社會經濟政策如最低工資的訂立、新移民對社會的影響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學生應不愁出路。」下屆課程預計約11月開始接受報名。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學及發展社會科學碩士
舉辦機構:香港公開大學
入學要求:認可大學頒發的本科學位或同等學歷。如申請者持有的學位由非英語授課的教育機構頒發,需達相關英語要求,如IELTS不低於6分等。
開課日期:每年9月
報名日期:約11月
全期學費:$90,000
網址:www.ouhk.edu.hk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蔡浩文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