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想儲錢買樓就要作出犧牲—去少幾次旅行,但外遊的意義又豈止吃喝玩樂?
兩位香港女生—Cherry與Loklam為了豐富個人閱歷,決定趁年輕一嘗「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的滋味,不懂德文卻硬闖德國……新書《Working Holiday去邊好?德國吖,唔該!》是該次旅程的「賽後報告」,你會發現「Couchsurfing」和「Hitchhiking」並非想像中可怕,還可遇上種種奇人趣事,原來窮遊也有窮遊的樂趣!
Loklam和Cherry是中學同學,二人於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一年多,因感到生活枯燥,遂希望藉着Working Holiday,豐富生活體驗。據Loklam憶述,當初想過以澳洲為目的地,但經過多番考慮,深信去一個不是說英語的地方,或許會有更特別的體驗,加上有關德國的旅遊資料相對較少,令旅程有更多未知數和可能性,因此即使不懂德文,仍決定到柏林去。「初到德國,我們住在Share House,我在日本餐廳當侍應生,Cherry則做過文書,後來我們一起擔當造型師的助手。在德國,工作氣氛不算緊張,當地人開工時,態度很認真,一到午飯、放工便立即變得很放鬆,不像香港人,到了午飯時間都不好意思吃飯,又不敢準時放工……」Loklam直言,很享受在當地工作,上司不會擺款,同事亦很Nice,試過在不太忙的日子,齊齊到公司附近的草地曬太陽……Cherry則笑道︰「當地人有個很有趣的文化,就是生日的壽星會自行準備蛋糕給同事吃,跟香港人夾錢宴請壽星的做法很不同呢!」
打工之餘,二人又會趁工餘周圍去,為了慳錢,更嘗試Couchsurfing(梳化衝浪),即在網上尋找宿主,可免費提供梳化(地方)給她們過夜。「其實在歐洲,這種旅行方式已普遍到不會有話題了。尋找宿主時,當然要做足準備,例如到Couchsurfing的網站看看宿主的自我介紹,參考網民對宿主的評價,判斷對方是否可靠。我們也會和對方聊天,了解其為人和性格,若感覺不太良好,或明知道會合不來,千萬不要勉強,畢竟去旅行是應該開心的!」
Loklam又表示,以往一直覺得歐洲人很熱情、開放,但接觸過後,才發現大多數宿主都很害羞。「最記得有一次,我們遇上一個爆炸頭的男人,心想對方一定是很『Yo』(熱情),正打算跟他來個擁抱之際,他竟伸出手,要和我們握手,那刻真的笑了,因為大家都想互相遷就彼此的文化,反而出現這種有趣的情況。」
Hitchhiking(搭順風車)是二人「窮遊」德國的另一種慳錢方式。「這方法是從Share House的宿友口中認識的,其實德國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我們也沒太多顧慮,當然,保持警戒是必須的,最好是在油站找順風車,趁車主入油時,跟對方聊天,互相了解,令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善意,再提出請求。上車後不應睡覺,一來是禮貌的表現,二來可觀察車主的動靜。不過,旅程中也有過驚險時刻,試過有次被一位『好心人』帶到高速公路的入口處截車,我們站在安全島,被3條公路包圍,車輛在身邊疾駛,真的好可怕!等了大約45分鐘,終於有位靚仔接我們上車,總算有驚無險……」Cherry補充,雖然「窮遊」的出發點是慳錢,但她們仍有一個底線—不會放棄扮靚。「在歐洲,見過不少窮遊的人,多數是不修邊幅,我們或許是少數貪靚的背包旅行者;至於『窮遊』的最大得着是不停有機會和人傾談,尤其是要搭順風車的話,必須與車主交流,這種互動絕對可豐富個人閱歷。」
回到香港,Cherry坦言,心態上有所改變,特別是對不同人的接納程度大了。「現今港人有很多批判與怨氣,也許是惡性循環吧!但我明白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即使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我也會嘗試尊重。」Loklam則覺得自己不再是溫室小花,想法跟以前不一樣,常常懷有感恩的心,因為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的。「本身是個頗為感性的人,回港後有很多思緒需要梳理,也希望能記住旅程中的每個時刻,於是決定把Blog上的文字整合成書。對我們來說,出書的意義重大,因為在整理文句、揀選相片的過程中,很多場面在腦海中重新浮現,如果不是出書,也許有很多珍貴回憶會被遺忘呢!」
出版社︰大眾出版(一丁文化)
售價︰$88
撰文:蔡素文
部分攝影:盧展程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Home21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ermanyp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