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時光:住屋說

誰都知道香港的住屋缺乏空間,跟剛回港生活的朋友閒談,說起如何將眾多心愛裝飾塞進有限的空間裏便頭痛。

記得設計師朋友跟我說過,當設計一間屋時,會從做空間處入手,多過於裝飾處入手。由於空間着實緊要,好的空間離不開建築概念,所以他會將室內裝修分成兩個程序,使屋的骨幹潛質呈現出來:程序一是怎樣以自己的生活模式去改變屋的空間;程序二是怎樣將自己的生活去放進全屬自己的屋內。

然而,怎樣才算是好的骨幹?「好的骨幹,放甚麼上去都會覺得好看,這是一種感覺,亦是基本元素,正如一個人擁有靚的身形,就算穿上普通的T-Shirt、牛仔褲,也會比一個穿花巧衣飾的人好看。」設計師朋友如此說。不過,擁有靚的「身形」後,還要多留一些空間給未買回來的衣服,「我會覺得沒可能可以在一下子之間買到所有心愛的裝飾回家,所以先將屋的骨幹準備好,將它的潛質帶到極限,而且能Fit-In到你的生活,這可以使你永遠都不厭惡這空間,繼而在以後的日子,你便可慢慢的買些裝飾去布置,繼續發揮房子的潛質及骨架的極限。」

坐在梳化中的我環顧四周,眼見的四堵牆是否最好的骨架我真的未深入思考,然而10年前留待明日之用的空間,已被如山泥般的書籍雜誌重重佔據着,就是我家的不爭事實呢。

網址:www.facebook.com/lamwaimei/

林慧美‧寫作人「日本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