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氣不滅

媒體大趨勢是實體已Out,網上化才是王道?近期傳出不少實體雜誌(如《Yes!!》)的噩耗,紙上神話好像已然幻滅。幸而,迷戀實體雜誌者大有人在,外國著名獨立雜誌如《KINFOLK》和《Monocle》等,成功將雜誌打造成一個品牌,知名時裝網站Net-a-Porter也推出雜誌《Porter》來擄獲客仔的心。文化雜誌空間狹如劏房的香港,其實也有一小撮「誌氣未滅」的人,篤信實體雜誌的影響力。揭、揭、揭的快感與威力,你仍相信嗎?

虎山行 百花齊放

若形容實體雜誌是「虎山」,世界各地仍見不少人偏向虎山行。英國《衞報》(The Guardian)今年初發表了一篇關於雜誌新浪潮的文章,介紹倫敦大型書店書架上湧現多本精美如Coffee-table Books一樣的雜誌—半年誌《Article》及《The Green Soccer Journal》,零硬銷廣告、發行量少、美學行先,都是它們的共通點,評論分析它們的出現,反映了消費者對電子生活的抗衡,以及對手作工藝文化的渴求。

2007年創刊的《Monocle》,可謂近年雜誌界的商業典範,將雜誌名字打造成優質生活的代名詞,除在多個城市設有專門店及Cafe,甚至還設有24小時的網上電台,收入用來補貼「賣紙回唔到本」的事實。視野放諸全球的創辦人Tyler Brûlé,篤志《Monocle》將擁有酒店及航空業務,徹底顛覆傳統雜誌的經營模式。說回香港,文化誌風景難追英美,連內地和台灣也及不上,但要數的話,近有新近創刊的《The Good Life》,遠有經營已超過一年的《what.》,甚至有宗教背景的《Breakazine》,都選擇踏上這條文化誌的崎嶇「虎山」路。

Nico Tang 三人打天下

去年4月以季刊書誌形式面世的《what.》,已出到第6期,總編Nico坦言這類小眾文化誌,辦了一年已差不多回本實在意外,更籌備內地版,惟艱苦經營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因為只有他及另外兩位同事,每3個月推出一本厚達200頁、印刷比書籍更精美的書誌。《what.》每期環繞一個主題作深入探討,內容盡量貼近香港人與事。為保留編輯自主性,全書沒有明刀明槍的硬性廣告,只有在書中暗藏贊助商的訊息。

以第3期《功藝手帖》為例,介紹珐琅彩繪及洋服訂製,其實是兩大國際知名品牌出品,屬「軟文」Advertorial,品牌名字隱藏文中,不會令讀者硬食一篇廣告。書誌比雜誌優勝之處,是書架壽命長,Nico表示很多人讀畢最新一期,便回購其他期數,似累積獎金叫他驚喜。要吸引讀者花HK$128支持,每事都要做到200分,除用四色日本書紙印刷,寫手及攝影師,都是業界猛人,例如每期操刀的夏永康,分文不收,原因是想給機會予下一代好好創作。在雜誌界打滾多年的Nico,剖析香港雜誌界當前最大問題,是風格太單一:「只懂討好客戶及讀者,要乜畀乜,並非畀讀者一個獨特身份,去追求某種美好生活,或許這也反映香港人怕失敗的心態,依家乜都要贏在起跑線!」

Nico推介:《Breakazine》

「社會議題性好強,好前線,能反映民生;由於有義工團幫手,資料搜集好仔細,如果Layout再靚啲,會係香港最勁的一本雜誌。」

鄧小樺 誌癮不絕

作為文學雜誌《字花》創刊編輯的鄧小樺,提起實體雜誌,語帶激動地撐:「實體雜誌在公眾地方販賣,在公共空間擺放,自然具有不可取締的影響力。」她有份創辦的《字花》愈來愈大回響,最新一期以本地三位文壇女將鍾曉陽、鍾玲玲及黃碧雲做封面。鄧指滿足感並非來自銷量,是令更多人重視文字,凝聚了一班文青。一本《字花》,止不了鄧小樺的雜誌癮,她表示香港仍有空間容納文化誌:「只要計掂條數,有得搞,不過門檻好高,編採角度一定要獨特,印得超靚;也不可單靠資訊,因為市場已太多。」她提醒有心文青,政府可以是金主:「其實《字花》是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當然,預咗有人干擾內容,政府點會畀錢你出本嘢鬧自己?!」

雜誌迷Karen 一書一身份

標準雜誌迷Karen,定期訂閱海外雜誌如《The Art Newspaper》、《短篇小說》和《Colors》等,花大量金錢支持實體雜誌,皆因買到一份Click不到的體驗:「我喜歡騰出空間及時間揭閱雜誌,那份感覺特別輕鬆,又富文藝感;面對屏幕看電子版雜誌,總覺得似在返工做Research。」令Karen最緬懷的,是昔日香港文化誌的力量,你看哪本雜誌,便代表哪類人,是身份象徵。時移世易,雜誌單靠賣書難以經營,當一個品牌打造,或許能殺出血路:「類似Kapok的潮店,本身推崇優質生活動態度,自家推出一本文化誌,說不定更能凝聚客人。」

台灣 風土人情誌

港人愛呼吸文化氣息的台灣,是獨立雜誌風氣旺盛之地;這數年間,各類清新文化誌紛紛出現,除歷史較久的《蘑菇手帖》,還有《小日子》,《練習》(已停刊)及《大誌雜誌》,都是窺探當地文化風景的捷徑。這類雜誌主題清新怡人,跟主流雜誌大唱反調,看完不會增進八卦話題,也沒財經知識落袋,但生活中多了份單純的美好。目前於《ppaper》擔任雜誌編輯的Jamie表示,台灣近年湧現一些非主流議題、探討某領域主題或關切在地與生活等的小型雜誌,關注台灣這片土地與人事物的《甘樂誌》和《風土痣》也很值得閱讀,最近還有一本新雜誌《藍鯨》加入這個行列。她補充,由於雜誌愈趨生活化,讀者並非只局限於看實體雜誌長大的七、八十後,不少年輕學生也喜歡閱讀雜誌。

中國 消費風盛

內地出版的《城市畫報》,曾幾何時被香港讀者追捧,過關後必讀。內地旅遊雜誌《遨遊樂》雜誌編輯陳穎表示,這份曾被文青追捧的文化誌近年跌Watt不少,只怪過份標榜消費主義,當初那團創意火花已熄滅。陳表示,雖然媒體有網上化趨勢,但電子雜誌難在內地成大氣候,市民已慣在微博讀取資訊。曾在《城市畫報》發表文章探討實體雜誌存活的她,力撐實體雜誌:「人類閱讀習慣歷史悠久,加上佔有欲作祟,書架總要有點東西Show Off,Layout精美如藝術收藏品的雜誌,讀者會追捧;又說不定有日電腦螢幕損害眼睛問題太嚴重,社會又再提倡實體閱讀。」

陳穎推介:《恋物志》

「Layout很有少女情懷,相片質量相當高,《恋物志》在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設有實體店。」

撰文:彭欣欣

攝影:林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