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有與無互為因果

從無到有,是大自然的發展規律。西方宗教和中國宗教都認為,天地初開時是一無所有的,甚至連光明、人類、飛禽、走獸、花草樹木都沒有,靠天上的神逐一創造出來。歷史中,開國的帝王將相都是打拚出來的,而現代的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不在少數,有些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雖然儒、釋、道都修一個「無」字,但並非說這3種宗教的信徒終身只能「一無所有」。歷代帝王將相,及現代政治領袖、成功商人、專業人士,大多數有自己的信仰。明太祖朱元璋17歲出家做和尚,在覺皇寺當「小行童」,比今日的Office Boy更辛苦,除行行企企、打雜之外,還要劈柴、擔水、煮飯、洗衫。

更慘是這樣的「好」日子只過了50天,覺皇寺就因饑荒而「罷粥散僧」,粥水也無得食,所有和尚都要「雲遊化緣」,就是說要托着齋缽到處討施捨。朱元璋苦行3年,走遍大江南北,見盡人生百態,悟出很多道理,重回覺皇寺時已是銅皮鐵骨、有理想有抱負的有為青年。其後,他跟隨郭子興起義,推翻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最後稱帝。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