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火涼方

盛夏的熱氣,令人難受,若不及時散熱,隨時中暑收場。

同樣地,體內積聚過多火熱,也不是好事,會影響人體陰陽平衡,繼而引致各種不適徵狀,如口乾、頭痛、生瘡、眼紅、咽喉紅腫疼痛、心煩、狂躁等。根據中醫角度,適時適當地飲用清熱湯水,可清瀉體內過多的熱,令陰陽達致平衡。不妨參考醫師提供的「涼」方,給身體下下火吧!

火盛令陰陽失衡

口乾、面紅目赤、喉嚨紅腫疼痛等小毛病,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吧,多數人會歸咎於「熱氣」,並以「清熱」來解決問題。據註冊中醫師葉英良解釋,清熱是指人體有過多的熱,需要清瀉。「火熱屬陽,具行氣活血、祛散寒邪等功效,但若火熱熾盛,將破壞人體陰陽平衡,繼而引發徵狀或疾病,故有必要清熱,好讓人體回復健康和諧的狀態。」

熱氣最容易口乾

說到火熱引致的徵狀可出現於身體不同位置,而口乾則是最易出現的徵狀。「火熱的徵狀包括頭痛、面紅目赤、咽喉紅腫疼痛、舌紅苔黃、口舌糜爛、尿短赤、體倦乏力等,它亦較易擾亂心神,令人感到心煩,甚至神昏、狂躁等。有些體質可因火熱而出現生暗瘡、身痕、失眠、便秘等問題,有些女性甚至提早月經周期。」

吃水果有助清熱

葉醫師指出,不少中藥均具清熱作用,像桑葉、菊花、夏枯草、金銀花、板藍根、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玄參、魚腥草、生地黃、決明子、淡竹葉等。想為家人清清熱,可考慮煲湯時加入這些藥材,惟體質屬寒底或患有外感者,則不宜飲用。

此外,大部分水果都具備滋陰清熱作用,熱性體質人士多吃生果,可達到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的功效;至於虛寒體質或寒性疾病人士,則不宜多吃,否則可導致或加劇虛寒、痰濕、水腫、火衰等情況。

湯水推介

1.竹葉生地通草湯

材料:竹葉5錢、生地5錢、通草5錢、圓肉1両、瘦肉1塊

煲法:清水12碗煲2小時

功效:滋陰清熱、養血安神;心火上炎、口舌生瘡、失眠多夢者適用

2.夏枯草茵陳桑葉湯

材料:夏枯草5錢、綿茵陳5錢、桑葉5錢、紅棗5粒

煲法:清水8碗煲1小時

功效:清熱去濕,平肝明目;肝火熾盛、目赤腫痛、煩躁易怒者適用

3.荷葉冬瓜薏米湯

材料:荷葉5錢、冬瓜1斤、薏米1両、雲苓1両、豬(月展)1塊、蜜棗3粒

煲法:清水12碗煲2小時

功效:濕熱困脾者適用,健脾清熱、去水消腫

4.土茯苓生地水魚湯

材料:鮮土茯苓1斤、生地5錢、玄參5錢、炒白朮5錢、淮山1両、水魚1隻、蜜棗3粒

煲法:清水12碗煲2小時

功效:濕熱熾盛者適用,清熱解毒、健脾去濕、潤膚美顏

5.花旗參沙參玉竹湯

材料:花旗參5錢、沙參1両、玉竹1両、南北杏1両、鱷魚肉2両、黑棗5粒

煲法:清水12碗煲2小時

功效:補氣益肺、清熱除燥、潤肺止咳;肺熱咳嗽、肺燥口乾者適用

注意事宜

a.5款湯水之材料均為4人分量。

b.各人體質不盡相同,飲用前最好先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

c.寒底或患有外感者,不宜飲用上述湯水。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蔡浩文、陳富權

協力:郭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