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國古風都會情

潛心研究五代與兩宋藝術的徐健國,對宋畫的意蘊、手法、形式與構圖均有着深刻領會,加上曾留學及僑居海外,促使他的作品兼融東西兩地的繪畫特色,發展成卓爾不群、融匯中西的「都市山水畫」風格。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現正舉行「徐健國:集粹補遺」展售會,觀眾將可一睹畫家如何把當代視野與中國的傳統美學融為一體,以及如何把古典藝術蛻變成當代藝術。

平常心看世態

是次展售會展出的作品分別以香港、上海、廣州這三個城市為主題,每個城市都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潛藏着環境污染、道德敗壞、物欲貪婪等問題,但徐健國選擇以一片平和安詳的心態,注視這一片片人造風景:「在這些城市,競爭激烈、物欲強盛,我希望把中國傳統繪畫中最精美的一段展示給現代人,讓大家以一種比較平靜的心態,優雅超脫的心理來對待我們的生活。」以《集粹補遺圖卷》為例,徐健國立於山頂俯瞰維港景致,捕捉了港島於黃昏之後、華燈初上的微妙氣氛,美輪美奐的建築物閃閃生輝,在不精確刻畫客觀世界的筆觸下,成功營造一幕如夢如詩的意境。

鍾情香港之美

綜觀徐氏31幅展品,當中又以描繪香港風情居多,皆因他對香港別有一番體會:「香港的城市節奏雖然快,但金融區與平民生活區和諧連結,來回之間甚有節奏;不少高樓又依山而建,現代建築與自然山景巧妙地融合起來,若跟上海與廣州比較,這個景觀正是香港獨有的。」

畫家簡介

徐健國,自號「大調子」,1951年生於上海,現居於紐約;年少時師從著名畫家葉之浩(1913~1988),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87年於紐約巴德學院獲得繪畫專業碩士學位。

近十數年,徐氏潛心研究五代及宋代中國畫,曾多次舉辦個展,包括去年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當代藝術的超越:美籍華裔藝術家徐健國50年的藝術求索」。

同場推介:盆景藝術展

盆景又稱盆玩,千多年前已在中國出現,跟中國文人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連繫。

跟「徐健國:集粹補遺」展售會同期舉行的「心造乾坤恰自然:一盆一景的藝術」展售會,特別為藏家精選16盆栽種於18世紀末至2000年間的盆栽,皆為傳統中國盆景藝術的代表作,焦點之作是形如花籃的「雀梅」,其主幹造型突出,與人工培植的枝葉互相輝映;另一盆「羅漢松」則擁有過百年歷史,向下發展的樹根呈現8字形,形態優美。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策劃總監李安琪表示:「自古以來,中國文人會從建構樹木形態、盆景造型去表現對藝術意境的追求,希望是次展覽能夠帶領觀眾從當代的角度,審視和欣賞傳統盆景藝術的美,並啟發我們去反思和重新詮釋人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Information

「徐健國:集粹補遺」展售會

展期:即日至6月30日

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1座5樓)

查詢電話:2822 5566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