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測試 選配助聽器Q&A

「唔知點解最近經常耳鳴,莫非撞聾?要唔要配助聽器?」

耳鳴不是疾病,而是弱聽先兆。聽力學家指出,根據臨床觀察,直接尋求私人診所協助的人士,7成是長者。求診者多數是因為耳鳴,而經過檢查後,發現他們的聽力有少許退化。之後得到安排合適的解決方法,如佩戴助聽器等,就可繼續耳聽八方啦!

Q:聽力檢查是檢測甚麼?

A:聽力檢查分為3部分,分別是耳窺鏡檢查、中耳阻抗聽力測試及純音聽力測驗。首先聽力學家或耳鼻喉專科醫生會透過耳窺鏡,觀看耳內情況,是否因發炎、累聚太多耳垢之類的問題而影響聽力。

第二部分是中耳阻抗聽力測試,聽力學家會在被測者的耳道外放進一個小耳塞,並透過儀器放出聲音和氣壓,去評估中耳氣壓及耳聲反射的能力,從而了解被測者是否患有中耳問題,如中耳炎、中耳積水或耳膜破損等。

最後是純音聽力測驗,主要包括氣導及骨導測驗兩部分,測試期間,被測者需置於隔音室內,並戴上耳筒。氣導測驗用來評估整個聽覺系統狀況,骨導測驗則用來評估內耳神經線狀況,綜合這兩部分的結果,了解弱聽的種類。

Q:弱聽患者必須要佩戴助聽器嗎?

A:弱聽有3個種類,傳導性弱聽、感音神經性弱聽以及混合性弱聽(即同時有傳導性及感音神經性的聽力問題)。現時有很多藥物及手術有助改善聽力,治療成效需視乎病因及病情而定,而大部分感音神經性弱聽患者,佩戴助聽器才是解決方法。

踏進55歲,聽力漸漸退化,如弱聽嚴重需盡快佩戴助聽器,盡早令耳朵接受聲音的刺激。到了約70歲,這時手腳靈活度尚算不差,要應付助聽器某些微細地方,應不成太大問題,是較理想佩戴助聽器的年齡。如果年紀更大(如80歲或以上),才開始使用助聽器,由於這時手腳不靈活,難以應付助聽器,弱聽年份亦較長,需更多時間適應周圍的聲音,成功率可能較低。

Q:應如何選擇合適的助聽器?

A:患者可按弱聽程度、年齡、個人喜好、耳道形狀、經濟能力、生活習慣及需要等因素而選擇合適款式。耳背式助聽器體積最大,擴大聲音能力最強,適合嚴重弱聽患者。配合一條纖幼的膠管連接到耳內的開放式助聽器,適合各程度弱聽患者,尤其高頻聽力較弱人士,而幼膠管設計也令外觀較為隱蔽。耳道式助聽器及深耳道式助聽器,同樣放在耳道,體積較細,尤其是深耳道式體積最細,可隱藏於耳道稍入位置,不易察覺。體積細小,擴大聲音能力自然不及耳背式及開放式。選好款式後,聽力學家為患者外耳道倒模,訂製耳模或助聽器的機殼。完成耳機和耳模後,聽力學家會根據患者日常生活需要而調校助聽器。

Q:科技日新月異,助聽器近年有否新技術?

A:藍芽是助聽器其一先進技術,如果患者只有一隻耳聽力差,另一隻耳仍有不錯的聽力,這技術就可把「壞耳」收到的聲音傳到「好耳」,最終令雙耳都聽得清楚。多年前有種關於改變助聽器上「咪」的方向技術,不少助聽器設有兩個「咪」,用作擴大不同方向的聲音。如果置身在嘈雜的茶樓,助聽器佩戴者便一次過聽到很多不同方向的聲音,困擾不堪,而新技術則可改變「咪」的方向,屆時只需關掉某個咪,就不用一次性擴大所有方向的聲音。

Q:如何保養助聽器?

A:潮濕是助聽器的死敵,事關機件受潮會影響性能,是壞機的主要原因,平時必須把助聽器收藏在防潮盒內。清潔方法亦很簡單,只要用紙巾抹拭便可。如果想產品持久保持良好性能,平時應多使用,不要擱置在他處。一旦發現助聽器出現任何問題,如喪失聲音、聲音不清楚等,便應請聽力學家再調校。如果保養有法,助聽器可使用5至6年。

撰文:黎雅麗

攝影:林資凱、胡振文

模特兒:Lesley@Gaiety

鳴謝:香港言聽中心聽力學家董霍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