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for Oyster我醜,但我索!

生蠔外形巖巉又摻手,一字以蔽之,就是「醜」!外表奇醜無比又如何,內裏豐厚甘腴甜美到暈,「索」一聲,滿腔海洋鹹鮮,蠔迷為之癡狂,而每年9月至翌年4月的「R月份」,絕對是食蠔好季節,上月起更是歐洲蠔開季,何不趁機大啖大啖展「蠔」情!

音: KK[ ƏıѕtƏ]DJ[ іѕtƏ]

解: 學名牡蠣,又稱生蠔、蚵仔等,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品種多,歐洲主要分為Flat Oyster及Rock Oyster兩大種,生於海水或鹹淡水交界,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糧。蠔界中以Belon稱王、Gillardeau冠后。夏季澳洲蠔當造,9月則輪到歐洲蠔,普遍而言,全年均有蠔供應。

食得合時

據Oyster & Wine Bar的生蠔達人Oscar透露,5月至8月是蠔繁殖的季節,這期間的口感會較Creamy。齋Creamy多吃會膩,嘗蠔還要注重其爽口,法國蠔就兩者兼具,故備受追捧。

口感以外,食味也重要,生蠔要富有海水鹹鮮味,又要有獨特甜味,還因應飼養方法如放養水域、鹹海水或淡河水等而影響味道層次。

嚴格監控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養蠔業,由養殖場、蠔的Size和處理方法等均有嚴格規定,生蠔的級數基本可分為0~6,數字愈細愈高級,主要是按重量來分級。

法國近年的生蠔養殖場,開始將蠔帶去外國水域飼養,在最後階段才返回法國飼養,這能令蠔的味道更富層次。

新法現

近年,多了法國北部的一些較冷門蠔場加入市場,帶來不少新品種與食味。今年,法國就有5大新蠔登陸香港,為蠔迷帶來驚喜!

熟滋味

歐洲人吃蠔,最愛原汁原味生吃,亞洲人則愛將蠔煮熟來吃,所謂「鹹魚青菜,各有所愛」,大廚們也樂此不疲用蠔來創作菜式。

Ambrosia新任大廚Arnolfo教路,生蠔的味道大部分源自當中的水分,小心烹調,就能保持蠔的水分與鮮味,尤其是盡量保留蠔汁精華來做醬汁。

Oscar就愛以大隻肥美的美國蠔入饌,因烹煮後仍保留啖啖肉的口感,鮮甜又濃郁。至於Petite Oyster的大廚Peter就愛以傳統焗蠔3味為靈感,加入分子料理方法,創製出獨特蠔滋味

Pied de Cheval $180(a)

又有馬蹄蠔之稱,是Belon的姊妹品種,在法國聖米歇爾山河流生長的野生品種,要達12歲或以上才可食用,巴掌般珍寶外形,入口十分鮮甜肥美,帶子位極爽口,銅味沒Belon的濃,含淡淡的礦物味,餘韻悠長。

食味: ★★★★ (以5★為最高)

Geay $75(b)

養殖Geay的蠔場有逾百年歷史,近年不斷改良技術,生蠔會先在愛爾蘭養殖,食用前3個月才在法國飼養,也會在淡水飼養3星期,由於在淡水的時間較短,海水味濃,蠔身特別肥厚,爽口清甜。

食味:★★★★

Majestic $82(b)

先在愛爾蘭養殖,最後3個月在法國飼養,每平方米只養15隻蠔;和White Pearl有點相似,蠔身不太大但很肥美,口感細膩,入口帶清新的海水味,而且帶子位極甜。

食味:★★★★★

Le Gall $65(b)

近年法國蠔界新寵兒,曾於2011年法國農業部中擊敗眾多對手勇奪金獎,蠔場在Plougastel,位處法國較北地方,在法國飼養約2年,蠔身飽滿,入口帶海水鹹鮮味,爽口鮮甜中帶陣陣金屬味,口感Creamy,富層次及餘韻。

食味:★★★★★

L'Imperial $88(a)

香港今年吃到的最新品種,在法國土生土長約2至3年,入口先嘗到海水味,然後會突然被鮮甜味所取代,口感特別。

食味:★★★★

食蠔天

有言道,生蠔是「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踏入秋天,適逢24節氣中的秋分時分,又是進補之時,中醫李廣冀教路,原來吃蠔有補身作用,蠔肉具滋補肝腎、清熱補虛、滋陰潤燥作用。

有煮意

通常金蠔用蜜糖香煎,味道甘香豐腴又帶甜,江肇祺師傅就用來配蔬菜,切碎炒香夾生菜包同吃,爽口之餘又能嘗到金蠔滋味。

金蠔油分重帶鹹,不能過量,否則會變得很油膩及過鹹。金蠔需冷藏,吃時才從雪櫃取用,烹調前飛水即可。

芹香豆芬金蠔鬆

材料:

西芹100g

甘筍50g

馬蹄50g

大豆芽150g

梅頭豬肉80g

冬菇10g

金蠔6隻

薑5g

羅馬生菜適量

蠔油適量

糖適量

江肇祺師傅 Profile

入行超過25年,現為帝京酒店中式廚藝總監,主要為酒店各餐廳設計不同中式菜餚,精於各種烹調方法,最耍家是炮製廣東粵菜。

Shop Info

(a)Ambrosia Oyster Bar & Grill

地址:尖沙咀彌敦道63號iSquare國際廣場28樓2802號舖

查詢電話:2368 6901

(b)Oyster & Wine Bar

地址:尖沙咀彌敦道20號香港喜來登酒店18樓

查詢電話:2369 1111

(c)Petite Oyster

地址:上環西街44號地下

查詢電話:2549 0808

撰文:林小琪

部分攝影:謝孝祥、梁偉德、盧展程、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