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變天

天水圍,一片由人工與天然交織而成的奇風異景,曾被我城人釘上「悲情城市」的標籤。但藝術家喜歡挑戰定型,好像專注攝影創作的何兆南(South Ho),過往曾多次拍攝天水圍的隧道、天空及樓房,這次再聚焦於日常重複經過的地方,逐一發掘城市人沒見過的天水圍面貌—每張照片都由彩虹方格組成一片天,既為這沉悶反覆的景致添上七色,也成為他追憶亡父的一個空間。

「異」常社區

South Ho因父親患病辭世,舉家遷入天水圍,短短幾年,讓他對這「悲情城市」的「悲」有深刻體會。

「在市中心,你總會看見無特色可言的屋邨大廈,密密麻麻,像倒模又如蟻窩,讓不少人迷路,哈哈!過了河,走到人煙較少的地帶,又會發現一排排村屋,附近則有廣闊如森林的貨櫃場、廢鐵場,不時傳出吵耳的聲音……但只要走到東西兩邊的山野,即可目睹整個城市被山巒包圍的風景。小小一個地方,卻可找到落差巨大的城市風景,在香港,很難找到。」

事實上,在這非常人工又異常獨特的小市鎮生活,大大刺激起South Ho的創作欲求:「在這裏,你找不到『街舖』這東西,只有倒模式的商場、連鎖式經營的茶餐廳、藥房及超市,這樣的設計控制了居民的行為及選擇,是對生活的剝削……」為此,他常騎着單車、攜着4×5菲林機、懷着一份探索心情,在你我未見過的天水圍角落,尋找另一種新風景。

「父」帶靈感

《平日常》這一攝影混合繪畫的作品系列,就是在這情況下誕生。至於創作靈感,則要由其父親離世說起。

「爸爸是一位平面廣告美工師,生前曾為廣告公司、報刊做剪貼、上色、繪畫等工作,養活了一家幾口。童年時,常見他落手落腳畫東西,最記得他把『九龍』的龍字畫成一條龍,非常玩嘢!我常常想,如果他還在世,跟我們一起住在天水圍,可能會一起騎車閒逛,看着我『咔嚓咔嚓』,拍下各式各樣的尋常風景……」

因為這份渴望,South Ho決定重新拍攝天水圍最平常的城市風景,有趣的是,每張照片的頂部都是廣闊無邊的天空,而且填滿一格格顏色。「那是代表爸爸的世界,而且我覺得天空是最抽象、最難以接觸的。我選好了12隻顏色,把每張照片的天空劃分為多個方格,再用擲骰的方法去決定塗甚麼顏色,因此你會看到有些格仔的顏色是重複的、不按章法的。」

「色」放思念

據South Ho指出,擲骰是為了撇開繪畫中全盤控制、個人喜好及人工設計等元素,純粹憑隨機性和偶然性來決定創作,這既像攝影的狀態——每一次拍照也有控制不到的情況,如天氣、突然出現的飛鳥人影;也像人生的無常。

花了近半年時間,用代表爸爸的水彩筆,把一格又一格天空反覆塗抹,既釋放了他對爸爸的思念,也建構出一道屬於他們的風光。「18歲開始接觸攝影,帶着爸爸的菲林機四出拍攝。直至搬入天水圍,才有主題性創作,像《光之道》、《天地人》等,前者拍隧道,後者拍天空,均取材於天水圍……遷居、創作都是爸爸帶給我的一些東西,一種緣分。我希望他看到我的作品,既是一份期待,也是一份遺憾。《平日常》這系列,像提供了一個抽象國度,讓我倆以藝術方式連結起來……」重重疊疊的顏色方格,就像一道彩虹橋,既改變了觀者對天水圍的印象,也治愈了藝術家對父親離世的憂鬱之情。

「攝」人實驗

其實對South Ho來說,攝影是一種記錄自我、抒發感受的方式,希望不讓世界改變自己,因此拍出來的風景也跟生活息息相關。像首次在展覽發表的作品《光之道》,由發掘及拍攝天水圍的隧道作起點,繼而延伸至香港不同地區的隧道——地點不一,但隧道都在暗中發出強光,反映當時的內心感受。「那時在傳媒工作,日夜顛倒,壓力很大,隧道比喻自己想尋找光明,同時又有心理準備重投暗黑。這也是不少港人面對的生活景況吧。」

綜觀South Ho的作品,常聚焦於重複的生活情節,像上班下班、巴士駛入開出等,「有人喜歡拍刺激的、強烈的畫面,我卻喜歡乾淨與純粹。有時想做一個好悶的展覽,那也可以是一種樂趣,一種感覺,一種表達方式。」就像他喜歡黑白攝影一樣,是為了排除色彩干擾,集中看事物的本質及特性,同時黑白也有抽象意味,讓觀者可延伸想像。「何謂攝影?它可以用來捕捉真實的人物事,也可拍出超現實的東西。但非常抽象的情緒、感受與體會,是否能單純以攝影來表達?在《平日常》中,結合繪畫及照片,正是我的一種創作實驗。」

展覽詳情

平日常(Every Daily)

展期︰即日至9月28日

地點︰刺點畫廊(中環鴨巴甸街24~26A)

開放時間:11:00am~7:00pm

查詢電話:2517 6238

Artist's Profile

何兆南,1984年出生,攝影愛好者,喜歡發掘各類寫實題材,表達自我存在的觀點。曾獲頒「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2009」年度獎,又先後入選「法興銀行中國藝術獎2010」和「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2011」;作品則獲Burger Collection、香港文化博物館、立法會及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所收藏。2013年,何更創辦「百呎公園」,一個策劃展覽及促進藝術交流的非牟利藝術空間。

撰文︰戴寶瑩 

部分攝影︰盧展程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