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報

市場,又稱街市,顧名思義,專做街坊生意。不論你是在花園街、北河街,抑或香港仔,每天早上都會見到人稱「豬肉佬」的肥叔叔,或聲線響亮的「賣菜婆」進駐,你有你叫賣,他有他吹水,好不熱鬧,就算你不是常客,也不會對這城市風景感到陌生。可是,近年社區發展日趨傾斜,大財團的壟斷,令街市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有見及此,最近坊間多了一份小報,把街市的人情味搬上頭條,有圖有文,試圖喚起大眾的關注。

帶出議題 引發討論

有價值的東西,沒理由不好好保留。

由思網絡總監鄭敏華(Patsy)主理的《街市報》,以介紹各區街市故事為主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剖析街市的保育意義,探討社區規劃問題。「2008年曾做過一項關於中環街市的研究,後來又走訪深水埗一帶進行調查,我發現街市的生存形態正在變化,甚至有人認為超市已能取代街市,但實情是,街市是一個重要的公共空間,大家總是未能想到這一點,適逢今年爆出街市回收事件,決定自資推出一連5期《街市報》,為議題賦予角度和語言,開闢討論空間,希望大眾反思街市的存在意義。」

迎合大眾 提供知識

目標對象清晰,Patsy也明白,只有走大眾化路線,才能抓住大眾眼球,正視嚴肅的議題,於是在版面編排方面花盡心思。

「雖然叫《街市報》,但一期內容只相當於兩張A4紙,畢竟很多人怕悶、怕長、怕花時間,所以不能太貪心,喝一杯咖啡就剛好看完,這分量最好,印象也會更深刻。」據Patsy指出,《街》旨在提供知識,版面包括《做好市》、《街市教室》、《食譜》等,說歷史之餘,也包括實用知識、小店訪問,對大眾而言,相對易入口;是否以文字進行「抗爭」,大眾可自行判斷,但字裏行間沒半點激烈。「政府的存在就是為服務市民,有必要讓她知道社區真正需要甚麼,因此我不抗拒跟政府溝通、合作……」

落區研究 情味體驗

說回《街市報》的籌備過程,落區進行資料搜集,當然少不得。Patsy笑言,從前甚少上街市,當中有不少「新」體驗,甚至學到一些小伎倆傍身。

「設於旺區的街市,如北河街、旺角等,人流多、競爭大,檔主無不各出奇謀,因此可買到質素好、價錢平的東西!」的確,街市有趣的地方,是由於不少檔主是「老闆」,自主性高,亦較親切包容。「喂,好耐冇見你!計平你幾蚊」不是新鮮事,而Patsy做研究時,問東問西也沒遭人「問候」。「有一次於石硤尾街市辦活動,引來不少街坊走過來八卦,有人更走來問,是不是免費量血壓……最開心是有位生果檔檔主,主動分享當年石硤尾大火後的生活,更借出文獻讓我們作展覽呢!」

生活一環 備受壓榨

《街市報》至今已推出了3期,反應出奇地好,而第三期的主題,是被稱為「悲情城市」的天水圍。

Patsy認為,街市跟我們的生活環環相扣,除了為街坊供應生活所需,不少人更會在那裏寒暄、聊天,睦鄰關係就此建立。若再深入點說,街市還可為社區提供就業、創業的機會,令一般人可自食其力。只可惜,在時代巨輪下,街市似乎逐步被趕絕,不是加租、收舖所致,而是商戶的競爭自由被剝削了。事實上,部分街市商戶不是沒有承租能力,但有些商場、地段就是不容許它們加入競爭,抹殺生存空間,因此《街市報》要探討的,不僅街市本身,還牽涉到整個市區規劃。

社區運作 街市帶動

Patsy坦言,在天水圍進行資料搜集期間,曾幻想自己是當地居民,走訪完畢,不禁慨嘆:「在這兒只可以坐下,沒甚麼可做。」她認為,天水圍的孤立,與不人性的市區規劃不無關係。

「對天水圍的第一個印象是,區內有一個大公園,卻沒有一個像樣的街市。」她所指的,不關豬牛羊的供應,而是街市沒能發揮出社會價值。「天水圍天光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已運作了10多年,街坊把家中雜物拿出來賣,賺取薄利。這是不合法的,但有調查發現,天光墟有一定凝聚力,街坊們開心了、自信了,每個人平均多了50個朋友,包括其他檔主、客人、區議員、社工等,這才是他們所需要的社區支援。」就業和支援是市民的基本需要,怎也按壓不了;而街市好比一枚齒輪,能帶動社區運作,正如《街市報》所說:「街市,是一整區的事。」街市消失,作為社區的一分子,豈能視若無睹。

關於思網絡

創辦於2004年,名字源於英文縮寫「SEE 」,即社會(Society)、環境(Environment)及經濟(Economy),從事地區及城市規劃研究及文化研究項目,上年曾籌辦「深水埗有得做!便民手作服務業工作者普查暨展覽」,今年則推出《街市報》。辦報之餘,亦舉辦導賞活動,包括將於9月7日舉行之「香港築地買餸搵食團」,有興趣人士可登入www.facebook.com/seenetwork.ltd,瀏覽其最新動向。

撰文:郭鎧琳  

部分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