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病逝的劉家良師傅,假如說是功夫武打片「一代宗師」,相信無人異議。他在70年代中期創造的「硬橋硬馬」功夫打鬥風格,除了自己一系列作品大賣之外,影響力亦甚驚人,當年模仿、轉化者甚眾,奠定了整整一代香港武打片的根基,以至能輸出海外。即使是筆者今日所寫的武俠小說,武打的表達方式也多少受童年看過劉師傅作品影響。
劉師傅也開創了「武人電影」的潮流,作品從主題內容到製作班底,都貫徹武人的觀念與風格。在「劉家班」開風氣之先下,之後的「洪家班」、「袁家班」和「成家班」等也走同一路線,對整個香港電影業影響深遠。
像以前「劉家班」這樣的傳統武打人才,今天已是稀缺。現在香港未必缺少武打演員,尤其主力接受內地新派競賽武術訓練的,論到身體條件和進行難度動作的能耐,可能比練傳統武術的演員都更高,但是習慣於追求外觀的武術套路競技,就是少了傳統功夫的一種「實淨」感覺。不信大家找找劉師傅演的電影看看,好像較後期他客串演出的《群龍戲鳳》,跟洪金寶對打那一段,紮一個馬,推一記橋手,彈一彈長棍,就有一種與別不同的味道,這樣的功力表現難以模仿。
劉師傅最後作品是2005年的《七劍》,主演兼擔任動作指導。徐克導演的武俠打鬥一向較傾向幻想力強,劉師傅把更有實感的打鬥風格灌注其中,融合出來的效果恰到好處,真是一部傑作。
據說劉師傅因演《七劍》一場水中戲而令身體大不如前。這其實提醒了我們,武打演員一如職業運動員,都在消耗和犧牲中,給我們欣賞到人體的極致之美,大家要好好珍惜。
(本欄逢周一至周四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jozev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