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訓練,能陶冶性情,也能令人開竅。最近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選為「年度最佳藝術家」的楊嘉輝(Samson Young),自中學年代接觸樂器演奏,即像「着魔」似的,甚至把樂器當玩具,不但嘗試作曲,還致力發掘不同聲音的藝術性與可塑性,讓聲音藝術(Sound Art)如數十年前的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進入當代藝術殿堂,拉闊藝術界的光譜。
Samson先後於悉尼大學、香港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其中在美國深造的見聞更令他對音樂有了新觀點:「最記得同學Skot Smallword會特地收錄雪櫃的摩打聲,並把這些聲音記錄寫成樂譜;至於教授Paul Lansky更會Hack入遊戲機模式,再不斷播放一些奇怪的對話……或許你會覺得他們的行徑很奇怪,卻令我想從不一樣的角度發展音樂。」
多年來的音樂訓練,令Samson對聲音特別敏感,甚至愛上人家眼中的Dirty Voice。「每個人對聲音的追求都不同,我喜歡複雜的聲音,愈見層次和盛載文化歷史的聲音,愈想探索,像觀塘街市即將遷拆,收錄當地的聲音,能提供相片和圖畫以外的視野。」其實,與聲音有關的活動一直在進行,像民族學會記錄環境改變的聲音,只是沒人把「聲音藝術」歸納成專門範疇,才令人誤以為是新藝術!「把『聲音』定義為獨立媒介,可促進更多有關聲音的研究和藝術探索。近年本港的聲音藝術運動漸見熾熱,像羅潤庭、麥海珊、黃仲輝等藝術家,便以田野錄音、聲音媒體或表演進行創作。」
身為聲音藝術家,Samson又如何評價本港的聲音?「好窒息!茶餐廳食早餐會有電視聲,搭巴士、火車會有廣播、電視,連搭升降機都有嘟嘟聲,還未計周遭的人聲和車聲……加上樓宇太密集,聲音好難散走,這個聲境可算是香港獨有。」
城市的嘈雜,使大眾對聲音的敏感度降低,但只要花時間用心聽,一定會聽得到:「在人類的原始本能裏,我們相信聽覺多於視覺,身體聽到聲音,好自然會望過去,聲音走動亦好易觸動情緒,推動聲音藝術,正是呼籲大眾重新審視聲音,抗衡以視覺批判的主流文化,開拓感官的發展潛力。」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音樂博士,師承電腦音樂先驅Paul Lansky,現為作曲家、聲音藝術家及媒體藝術家,2009年獲CNN選為「Top 20 People to Watch in Hong Kong」之一,今年則獲藝發局頒發媒體藝術界別「年度最佳藝術家」殊榮。
網址:www.thismusicisfalse.com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盧展程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