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 健康齊關注

糖尿病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近年患糖尿病的人數不斷攀升,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聯合國特地把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希望藉此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關注。其實糖尿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萬一處理不善便很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腦血管病、心臟病、足部壞疽等,情況嚴重者更可引致死亡,故年輕一輩也不能輕視糖尿問題!

控制血糖 關鍵在胰島素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失調症狀,其成因與胰島素有密切關係。胰島素是控制和處理血糖的賀爾蒙之一,由胰臟β細胞負責分泌。當我們進食時,身體感應到血液內的血糖數值上升,胰臟便會分泌出胰島素,將血液內的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從而有效控制血糖數值。龔慧慈醫生表示:「糖尿病一型患者由於胰臟β細胞受損,而糖尿病二型患者的身體則是未能接收胰臟發出的訊息,平衡血糖含量。」久而久之體內過多的糖分,便會經由尿液排出,這就是「糖尿」情況。

成因不同 糖尿病分兩類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的分別在於先天和後天,龔醫生認為這是錯誤觀念,指出糖尿病的分類在於病因不同,兩者都有遺傳和環境因素:「糖尿病一型屬於胰島素依賴型,病因是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因身體免疫反應而失去功效;糖尿病二型則非胰島素依賴型,主要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受體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減低,令它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去處理糖分,因而使血糖升高。」大部分糖尿病二型患者都屬於肥胖或缺乏運動者,因此身體過胖人士要更加注意。

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的病徵也各自不同,前者因缺乏胰島素,令血的酸鹼度下降,患者因而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如果胰島素過低的話,分分鐘引起急性糖尿病,嚴重者甚至死亡。後者的病徵並不明顯,患者初期會出現口渴、尿頻、易餓、容易疲倦等徵狀。

控制不善 易引起併發症

假如血糖控制不善,患者便有機會出現不同併發症,如足部潰瘍、壞疽和眼底流血等,龔醫生表示:「手指和腳趾比較容易受創傷,血糖數值持續上升的話,會引起神經線病變,及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本身傷口難以愈合之餘,亦有機會出現潰瘍情況。另外,還會損害眼部的微小血管,血管的壁膜會變得薄弱,眼底便容易流血,影響視力,嚴重者更可導致失明。」此外,血糖長期超標,便有機會導致蛋白尿,增加腎衰竭風險;而糖尿病患者多帶有血脂問題或膽固醇過高,增加患上心臟病和腦中風的機會。

若為早期患者,龔醫生鼓勵他們自我監察,從而得知甚麼食物適合自己,有助控制血糖。要診斷是否患有糖尿病,可透過檢測血液中的糖分濃度作標準,驗出早上空腹血糖,餐後或飲75克糖水於兩小時後再驗血糖,這樣便可知道身體的血糖情況。當然,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只要注意飲食習慣,配以適量運動,再加上充足睡眠,自然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遠離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知多啲

世界衞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自1991年起將每年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點解揀呢一日呢?原來這是加拿大科學家班廷爵士的生日,以紀念他於1922年發現胰島素與糖尿病之關係,並於翌年獲得諾貝爾獎。

撰文:周思靜 

攝影:梁偉德、資料圖片 

鳴謝: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龔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