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四方街快閃游擊戰

在香港,對於快閃店(Pop-up Store),大家可能只會想到掛着租約期滿招牌、沒有裝修、開着擴音機拚命硬銷的散貨場。如此的運作模式,與出售精緻手工藝品的店舖看似格格不入,但偏偏以賣漆器為主的土壤文創(Soil),卻將兩者結合,以「打游擊」方式經營,落戶幾個月便結業,然後「搬竇」重新開店。而開展第二站新旅程的落腳點,正是予人僻靜感覺的四方街。

由原點出發認識

論外貌格局,Soil跟快閃店的概念其實相距甚遠,出現在人流不多的四方街上,雅致的裝潢明顯花過心思,更予人潮舖的感覺。負責人Susanna稱,這裏是Soil的第二個落腳點:「今年4月我們在灣仔秀華坊經營了約3個月,而這裏則暫定營運到明年的1月尾。」來去匆匆,絕對符合快閃的定義。

面積約300呎的Soil主要出售緬甸出品的漆器,再加上一些本地創作的陶瓷、紙雕等手工藝品。開店的背後其實有段古,話說Susanna本身從事設計推廣工作,機緣巧合下到緬甸參觀當地的漆器工場,發現他們依然採用古老傳統的人手製作,叫人深受感動。同時又有感於香港設計界對手工原料認識不太深入,令設計有所局限,於是決定將當地漆器引入香港。賣貨以外,更着重帶出那分手工及背後的故事,於是你會在店內發現有關漆器製作的書籍及影片,甚至是一件漆器由編織到上漆的半製成品,由多個角度,讓大家對這門手藝有更深的認知。「為顧客作引子,引起他們追溯相關知識的興趣。」正是Susanna口中,Soil的重要使命。

造就更多可能

鍾情來去不定的快閃店模式,Susanna其實有自己一套的經營理念:「在香港要試一些諗法,Pop-up Store係最容易的做法,無論是籌備、入貨到推廣,都比搞一間固定店來得快捷及容易;而且香港人鍾意新鮮感,這類店舖相當合適。」

可幸的是,這種想法原來得到不少支持,無論是之前秀華坊,或是現時的四方街,都是由原址的工作坊讓出部分店面所促成。加上一心抱着嘗試心態的Susanna沒有太多固定框框及包袱,令Soil出現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之一,便是跟有逾40年歷史的工藝品店高山民藝搞Crossover,引入他們部分貨品,如布袋、傳統紙雕及陶瓷等。而如此的合作亦相當即興:「上次秀華坊的Pop-up Store,認識了很多朋友,轉折下結識了高山民藝老闆的女兒Joanna,大家更一拍即合搞起Crossover。」與此同時,店內還有不少本地創作人的作品,如插畫家Furze Chan的動物紙偶及本地製作的陶瓷等,貨品比秀華坊店更多元化,亦為港式Pop-up Store帶來新的面貌。

網址:http://craftbysoil.wordpress.com

Susanna看四方街

短短的四方街,沒走多少步、轉個彎便完,但卻有一陣悠閒的氣氛。Susanna選擇落戶四方街,坦言是對港式小街有獨特情意結:「個人覺得港島區的小街很有趣,新舊建築協調地連在一起,而四方街跟秀華坊一樣正好體現出箇中特色。街道雖短,但連接荷李活道、太平山街及普慶坊等,在殖民地時期有着很多歷史大事發生,感覺很有故事性;加上這裏住了很多外國街坊,他們對手工藝品零舍有興趣,幾乎佔了我一半的客源。」

瑞典二人組

位於四方街街頭的Squarestreet,單看舖面會讓人相當疑惑,擺滿鞋、皮具及手錶的同時,卻又見有人埋首製作皮具。實情是,店舖由兩位瑞典籍設計師Alexis及David開設,當中的貨品幾乎全由兩人主理。由Alexis設計的Gram鞋子除手工精巧外,特別之處是每雙鞋子都會列明重量,以標榜輕巧特色。至於David,則是腕錶設計師,主理的手錶品牌Void潮味十足,更已成功打入世界市場。除此之外,店內更有人手製作的皮具及飾物,最適合喜好個性服飾的朋友。

查詢:2362 1086

畫畫又睇畫

離Soil數步之距的加華藝廊,負責人Calvin本身對觀賞藝術作品有濃厚興趣,遂於兩年前開設了這家藝廊。引入的畫作以加拿大及美國的著名畫家為主,賣畫外,為提升大家對畫作的理解及欣賞能力,藝廊更會在特定時候變身畫室,請來中國藝術學院的導師作指導,培養大家對繪畫的興趣,透過實踐認識畫作。與此同時,這裏亦相當重視香港的藝術家,除了有著名藝術家曾章成的瓷器作品出售,稍後亦舉行名師丘子乎的攝影展,讓人感受多元化的藝術味道。

查詢:2803 2669

撰文:張超駿

攝影: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