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生活:樹蔭與河道之間滴汗

香港無疑是一個大焗爐,走在街上根本透不過氣,在京都也不遑多讓,置身其中猶如囚在一個大蒸籠。

兩者的最大分別,在於香港問題是後天形成的攞嚟衰,由人多路窄、交通廢氣、摩天大樓、屏風效應多方面構成的結果;京都情況則屬先天注定的苦命,中心區域有北、西、東三面環山,構成盆地地形,熱空氣陷入其中不願離去。但殊途同歸,結局都是汗流浹背。

平日在港,我跟大家一樣,盡量鑽進商場與空調存活,避免流出汗水濕透衣褲。游走京都,感覺卻有點不同,攝氏35度固然十分毒熱,一旦轉入祇園區的小街,在櫻花樹、楊柳樹與疏水道之間步行,竟忽爾傳來一陣微涼,雖然不足以抵銷高溫,但熱刺刺的厭惡感緩和了,汗水也好流得分外舒爽,開始體驗到毛孔張開為身體散熱的良好感覺。

原來,我並非真的討厭流汗,只是介意香港空氣太差,濕度太高令汗水極度「黐立」,還經常沾着種種灰塵,令我渾身不是味兒,自覺是一頭邋遢的豬。在京都,滴汗時,我像回復人的身份。

京都一位朋友說:「以前因工作留居亞洲國家,每次出街都坐冷氣房車,雙腳沒有太多機會走路,一年便重了10磅。回到京都,我像其他市民一樣,天天要走許多路,夏季不斷流汗,體重自然減了。」難怪大部分京都人身形都很適中。

網址:www.chan-wai.com

陳俊偉•旅遊飲食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