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動漫新舊變奏

本地動漫發展動「慢」?

動漫創作生力軍Vanessa,剛於第一屆港日動漫大賽獲得冠軍,但是她卻感嘆:「喺香港做呢行好似好窄」;有14年動漫創作經驗的伍尚豪(Peter),雖曾製作掀起熱潮的「苦榮小苦妹」,但亦表示感同身受。

不過,既為充滿創意的動漫創作人,自有一套發圍精神,就由動漫新人與資深人以新舊角色親身說法,如何在本地動漫界變奏突圍!

先得獎‧後失落‧再重生

Peter在1997年獲得第三屆香港短片及錄像比賽動畫組冠軍,本以為挾住獎座可以順利踏上動漫之路,誰知多次向不同製作公司叩門也落空。他直言:「當時好似失戀咁失落,始終自己真係好鍾意畫畫。」

機緣巧合之下,Peter因接受卓韻芝(阿芝)訪問而認識對方,他有見阿芝創作的「苦榮小苦妹」已製作成廣播劇,有故事有聲音,獨欠圖像,於是抓緊機會,膽粗粗向阿芝提議及自薦畫「苦榮小苦妹」。

他說:「討論過程用了7天,之後就用一個月為《初戀嗱喳麵》做插畫。」結果市場反應不俗,人氣漸大,苦榮小苦妹更「動」起來,現身MV錄像《初戀嗱喳麵》、《自我發電》、《孤兒仔》、《五星級的家》,甚至有真人扮演,形象深入民心,Peter經歷了人生事業高峰期。

非正職‧更出色‧揭招式

Peter在有趣好玩的動漫界顯露鋒芒,但更有趣的是,原來他多年來都從沒任職動畫公司。修讀廣告出身的他,其實是一邊從事廣告為正職,一邊獨立製作動漫,現在,反而有屬於自己的公司,與朋友合力製作動漫。

Peter建議想投身動漫發展的人:「其實不一定要拍長片,最基本由畫畫開始,努力爭取發表機會。現在的商場差不多每個月都舉辦展覽,本地創作人的發表機會漸多,如馬仔、文地等插畫家都做得有聲有色,只欠伯樂將作品動畫化。另外,港台外判節目《萬花齊放》也有資助動畫製作。」

他續說:「再經濟一點,網絡是讓新手作為試金石的免費平台。加上將來會有更多電視頻道啟播,可以更容易將作品推向大眾,新一輩要發展其實幸福好多。」

溫情小品 大賽冠軍

本身修讀IVE多媒體及視覺特效的Vanessa,酷愛日本動畫,最喜歡龍貓和小丸子等溫情小品,在第一屆港日動漫大賽以小丸子為題材製成動漫,終奪冠軍。她說:「我從學校得知有比賽,由於今年是小丸子二十五周年紀念,於是當自己是個小粉絲,為偶像生日製作第一套動漫短片吧!」

Vanessa得獎後,可往日本動漫基地考察,對動畫了解更多。「去日本前以為當地製作室的規模會很大,設備很先進,但原來是一幢位於郊區的平房式Studio,似足屋企。當地動畫製作的所有分工都很仔細,畫手指、眉毛等都各有崗位,一秒動作都細分成25張畫。」

暗窄之路 另闢妙途

對於是否有意投身本地動漫發展,Vanessa感嘆:「喺香港做呢行好似好窄。」誠如Peter曾點出,香港動畫製作的困難在於工作模式傾向獨立製作,由零到一的工序都是One-Man Band完成,但動漫製作其實是講求Teamwork,如果行內資源欠流通,便難以連繫製作。

話雖如此,Vanessa沒有氣餒,嘗試從不同方面着手開闢發展之路。她表示:「其實我們現時有很多機會接觸動畫,例如做PowerPoint匯報都會用得上,身邊亦有朋友製作個人網站,甚至做Apps賺錢,加上有facebook、YouTube、iPad、iPhone等,我諗肯做都有機會發圍。如果將來有機會,我希望畢業後都可延續這門興趣。」

後記:

不說不知,在電視上看到的15分鐘卡通片,原來要花上半年時間製作,可謂螢幕三分鐘,背後十年功。個人認為,以前的2D卡通片,處處可見畫者的樸實筆觸,內容溫暖而感覺人性化,相比現時着重官能刺激的3D動畫特效,更親切動人。還望有後起之輩能夠製作更多富香港特色和風格的動畫,傳承獨特的創意工業。

經典卡通作

1981年 《七彩卡通老夫子》

由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執導的《七彩卡通老夫子》,大量描畫香港風景,對白以香港用語為主,加上以李小龍為師傅的內容,極具本土特色。

1997年 《小倩》

《小倩》由陳偉文執導,故事情節和人物設計與原作《倩女幽魂》不同,原作的陰森恐怖被改編成幽默詼諧,常出現令人捧腹的場面。

2001年 《麥兜故事》

《麥兜故事》由袁建滔執導,麥家碧作畫,全片主題圍繞香港,無論故事背景或對白用語,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之集體回憶。

2006年 《漫漫長路》

由連紹彤編導的港台節目《漫漫長路》,千辛萬苦集結香港經典漫畫人物的授權製作,如老夫子、13點、牛仔、王小虎和麥嘜等,以人訪和動畫形式重溫本地經典。

跳脫新潛力

馬仔

原名劉海欣(Maggie Lau),憑《我的低能之道》一書竄紅,將個人生活、結婚和湊女等經歷,以輕鬆惹笑的卡通內容表達,更曾與多個品牌和商場合作,人氣持續上升。

文地

文地(Mandy)專以貓咪為創作對象,在Yahoo!不定期發表《Office Weekly》,甚至結集成9本畫作,如《他她牠》系列、《貓娘貓糧》等,細述與三貓和男友的同居苦樂。

Cuson

盧熾剛(Cuson),新一代政治漫畫家,專為社會公義發聲,作品《邪惡雪姑七友》獲得克羅地亞文化創作人賞識,轉載於當地雜誌《KUPUSOV LIST》。

即睇創意展

東港城為紀念小丸子廿五周年生辰,特別設計櫻桃小丸子冬日樂園,除展出真迹手稿外,更有小丸子卡通場景及角色現身,展覽由即日至2012年1月2日。

放眼大世界

隨着數碼娛樂愈趨普及,世界各地的動畫工業發展愈來愈成熟,形式亦愈來愈多,如包羅黏土、剪紙和水墨等。韓國有電腦基地、經費和設備支持多媒體製作;內地亦於電視播放條例中規定設立本土製作時段,令作品有更多發布機會。

中國水墨動畫曾是世界一級作品,製作技術已被列為國家一級機密,令有關技術更加矜貴。

俄羅斯當代首屈一指動畫導演Yury Norshteyn與其插畫師太太Francheska Yarbusova合作《霧中的刺蝟》,畫風纖細唯美,震撼動畫界。

撰文:郭可儀

部分攝影:梁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