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思覺失調 修築健康大橋

相信各位近年都有聽過「思覺失調」這醫學名詞,雖然大家對這學名並不陌生,但相信仍有很多人對此了解不深。思覺失調在精神學上是一複雜問題,由於缺乏醫療資源,所以即使病人願意接受治療亦未必能得到恰當照顧。隨着本港患者數目遞增,治療思覺失調的專業醫護人員及社工等,便成為締造健康社會的重要力量。為此,醫管局及教育機構紛紛作出支持,前者將投放更多資源,後者則推出「精神醫學(思覺失調學)深造證書\深造文憑\碩士」課程,務求培訓專業人員,協助患者對症下藥,修築健康大橋,踏上康莊大道。

撰文:梁穎恒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醫學界別出手支持

醫管局於十年前曾撥出資源,針對性處理15至25歲年齡群的思覺失調患者。有關資源除了為患者提供藥物、心理及社會治療服務、由專責人員作出長期跟進之外,也為專職人員提供內部培訓,以提升他們處理思覺失調個案的技巧。

最近,政府宣布投放更多資源、擴大處理思覺失調年齡群至25歲或以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陳友凱教授表示,加強資源可以增加相關人力,但是,由於專責人員的能力與素質是決定病人康復的關鍵,因此,必須要同時加強有關人員的專業培訓。所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便開辦「精神醫學(思覺失調學)深造證書\深造文憑\碩士」課程。

專注需要易達目標

可能會有人問,為甚麼只開辦關於思覺失調學的課程,而不是其他精神醫學範疇課程?其實,這跟思覺失調的複雜性及發病率有關。陳教授說:「全港約有10萬人患有思覺失調,但有部分是沒有求醫,此症的發病率估計達1至2%,而治療的黃金時期是病發頭幾年,這階段的治療效果決定了患者日後的病情。加上此病症較複雜,病情較反覆,若處理不當便會帶來不良效果,所以,如果能集中處理個案便可以取得更佳成效。」

陳教授續說:「相對其他病症而言,例如情緒病,雖然在現時較為普遍,但大部分個案都可以以較簡單的方法處理,而且我們亦不鼓勵專科治療,反而希望能由家庭醫生處理。」

共建無私關愛社會

有關課程包括深造證書、深造文憑及碩士,適合醫生、心理學家、護士、職業治療師,以及社工等持有學位人士報讀,預計合共招收40名學生。陳教授表示,部分報讀人士可能曾接受有關精神醫學的訓練,但未必有專注治療思覺失調的培訓,所以他們必須要有學習新知識的準備。此外,修讀學員亦需要具備對病人應有的同理心、相關觸覺,更重要的是充滿正面動力。

陳教授說:「普遍病人康復後都可能會表示答謝,令醫護人員感到安慰,但是思覺失調患者未必會,所以報讀者要清晰知道自己的服務對象及清楚肯定擁有協助患者的抱負。」

課程資料:

名  稱:「精神醫學(思覺失調學)深造證書\深造文憑\碩士」課程

機  構:香港大學李嘉誠 醫學院精神醫學系

開課日期:11月

查  詢:2255 3064

大誤解 齊拆解! 

誤解一:思覺失調與壓力有關。

答:錯。思覺失調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先天因素,包括遺傳、病人於胎兒期間腦部發展出現問題,例如在出生過程腦部缺氧或受病毒感染等。後天因素則包括濫藥、都市環境及移民等,與壓力未必有直接關係。

誤解二:子女患上思覺失調主要因為父母的教育模式。

答:錯。很多家長知道子女患上思覺失調後,便很容易將責任歸咎於自己的教育模式太嚴苛,並會在照顧子女時更易緊張及過度關心。其實這想法並無根據,父母最重要是與子女保持溝通,不必自責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