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之歌:有沒有Youth Policy

在觀塘工業區那邊,有個小小的表演場地叫Hidden Agenda,地方小、設備還好,但就是很Hip很型。從前也說過這地方極像美國的Brewery藝術區,乘着工業升降機,一層一層的慢慢爬升,開升降機門也要手動。門一開,走出去卻是另一個天地,黑黑暗暗,但就是型。

那一次我到達的時候,早有樂隊在玩了,聲音轟轟的,但就是震撼,好也好在不怕吵到人。這種Indie音樂場地,玩的人跟看的人都會有過癮的經驗。玩音樂的有年輕,也有中年的,那一趟我是看The Darlings和Ketchup。看他們的Show,差不多在哪裏都看過了,大會堂、Fringe Club,大大小小的也有,但就是沒有在Hidden Agenda這樣的地方那麼抒懷。而且聽Indie Band的地方從來不該華麗,也忌一本正經,就在這樣一個小小的Live House就最適合。

但朋友卻說,Hidden Agenda最近給政府部門下令要停業了,說是土地用途跟原來設定不同,要還原當初。朋友們紛紛在Facebook喊苦,覺得不合情理。我想,是否有個機制入紙申請改變土地用途呢?提出申請的應該是業主嗎?如果業主不肯,Hidden Agenda就是要關門大吉嗎?還是關門後,業主把地方賣掉,賺個好價錢?

或許做決策的想不通,Indie音樂、Graffiti和其他藝術的生存空間等,都是Youth Policy的一部分。你落力叫年輕人別碰毒品,但連要做健康的事的場地都欠奉,那究竟我們有沒有Youth Policy?我不年輕了,但我不甘心看着年輕人的潛能給毀了。

音樂人

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