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啓良樂在戲中尋

不少人視音樂為休閒活動,用來陶冶性情,但於韋啓良(Tomy)眼中,音樂不但是事業,更是一種語言,是電影重要的一環。剛獲得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像獎的Tomy坦言:「電影配樂的重要性一向被人忽視,但我依然樂在其中。」

記:記者 韋:韋啓良

電影音樂要求多元化

記:你是怎樣加入電影配樂行列的?

韋:年輕時開始夾Band,擔任樂隊中的Keyboard,有幸參與嘉士伯比賽,認識了音樂人如陳光榮,後來再經友介紹下認識劉以達,當時達明一派已經為《戀愛季節》、《明月照尖東》等電影配樂;那時自己碰巧對混音軟件、儀器操控略有認識,所以便由劉以達引導下開始配樂,他可說是帶我入行的恩師!

記:電影音樂與流行曲有甚麼分別?

韋:電影音樂需要配合電影主題,包括時代背景、劇情及人物性格,再加上情感起伏,所以製作配樂時必先為音樂的風格定位。例如配樂以Jazz為主,就可營造出輕鬆、溫柔的感覺。一套90分鐘的電影,保守估計有60分鐘是音樂,音樂種類要求多元化。

記:作為電影配樂人,有甚麼困難之處?

韋:我們經常慨嘆電影音樂人愈來愈少,因為作一首流行曲,大約一星期便起貨;但做電影配樂,則可能需時一、兩個月時間。事前要先了解劇本,與導演溝通,其後製作Demo,所花的時間比較多。加上電影音樂人要與導演配合,溝通上更添變數,可以算是「人夾人」。就以《打擂台》為例,導演郭子健、鄭思傑都有玩開音樂,所以與我和泰迪羅賓一拍即合!

畫面外的主軸

記:作為觀眾,如何品味電影配樂呢?

韋:配樂可視為電影畫面外的另一主軸,畫面能夠表達感覺和情緒,音樂亦然。尤其是一些對白不能交代的事情,好像戀愛情節,畫面對白總不能太肉麻和俗套,播放溫馨的音樂就能營造浪漫感覺。有興趣的朋友可試聽《蝙蝠俠:黑夜之神》配樂,每逢主角內心出現矛盾時,背景不期然出現奇怪的噪音,證明電影音樂有時毋須華麗旋律,亦可配合劇情。

記:音樂創作講求靈感,有甚麼方法放鬆心情呢?

韋:做音樂經常困在Studio,所以一有空就會駕車,到西貢、赤柱、流水響等地方睇風景,輕鬆一下。因為錄音室空間有限,所以特別鍾意SUV等大車。旅行的話,最愛遊覽中國古城,如西安、敦煌等,欣賞名勝是一件賞心樂事。

電影

《藍》

「女主角於一場車禍中喪失了丈夫與女兒,而每當女主角回憶起丈夫時,畫面就會一黑並播放悲傷音樂。那首樂曲就像是屬於丈夫的一首音樂,有氣勢有力量。」

《末代皇帝溥儀》

「一套中國的故事,卻由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執導、日本的阪本龍一配樂。憑音樂就可感受到那個年代奢華與悲傷的感覺,原聲大碟更加可以令人勾起電影畫面。」

音樂

特色樂器

Tomy有收藏不同地方的樂器,像新疆結他(上)總共有6條弦線,彈奏時需要兩條弦一起彈,有撞音的特別效果;船形泰國木片琴(下),音色則頗有迷幻的感覺。

喜多郎《天界》

「音樂猶如太空聲,帶你去到一個難以形容的世界。亦因為樂曲無人主唱,打破了語言和種族限制,令思想可以抽離。」

旅遊

華山

古老優雅的山脈是Tomy最愛的景點,如華山、崑崙山等。

西安

Tomy最愛欣賞歷史古蹟,西安兵馬俑就是其中一個名勝推介。

撰文:林子聰

部分攝影:謝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