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位父母,都會在能力範圍內,令子女在最好的成長環境中生活,使子女得到健康快樂的童年。
既然父母的「愛」那樣無私,為何現實仍出現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親子關係鬧得很僵,又或是衝突不停發生,家庭變成戰場,親人變為敵人,弄得家無寧日呢?如果雙方都有愛的話,應該很和諧才對,究竟是甚麼地方出了問題呢?
有人認為是愛得不夠,如果再愛一點,問題應不會發生的,你認為是這樣嗎?
「夠」與「不夠」是量的問題,其實正確答案是:用錯了愛。
子女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均有不同的需要,父母需了解他們生理及心理的變化,而調整教導的方法。但遺憾的是,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的不同時段,引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
當子女仍幼小時,要他們做一些超乎其能力的事,例如2歲要他拿筷子,4歲要他們坐在書桌前「認真」讀書,6歲便要他懂得分享、顧及他人感受等等高難度動作。
到子女青少年期,應該獨立時,父母卻不肯放手,怎也不讓他們自行決定自己的前途,仍把他們當做小孩般呵護備至,事事要管,要拿主意,把人間的陰暗面隱藏,將孩子訓練成象牙塔裏的小公主及王子。
現在的「草莓族」、「電車男」或「御宅族」,大多是這種「愛」的「產物」。
真正的愛,要在適當的時候付出,才有價值的。
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