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之歌:疏忽了

天下父母該都苦心,我們從小是這樣聽,看粵語長片也是這樣演的。但回到現實,事情就複雜多了。

我媽媽的那一代,雖然經濟條件不太好,但她們都是家庭主婦,因為社會不見得有很多工作給低學歷的女人做,於是再窮的媽媽都是把膠花帶回家加工,沒有出去打工這回事,孩子跟媽媽還是很親密,倒是媽媽給困在家了,但那時的女性也不見得表達很大的反感,可說相安無事。

到現在,媽媽出去打工是平常不過的事,每家每戶都是,但工時卻很長,還要加上交通的時間,根本除了睡,就是工作,爸爸媽媽也如是,那孩子究竟是誰照顧了?

東拼西湊的用不同方法去把孩子交託給人,保持孩子「Busy」,彷彿那等同「照顧」,其實那還是「疏忽照顧」。一說到「疏忽照顧」,人又容易怪到媽媽頭上,但其實兩公婆都要上班賺錢,為甚麼媽媽有責,但爸爸無責?家庭賺不夠錢,媽媽「出山」去賺,但哪來時間看孩子?出了事,媽媽也做了擋箭牌,男的責任往往給忽略了。

關於照顧孩子,我們看來也「疏忽」了爸爸這個角色了。

音樂人

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