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分析:A股中短期仍較難操作

最近一個月,內地投資者都在抱怨全球大多股票市場持續走強,就連疫情重災區印度的股市都能保持在高位震盪,唯獨A股市場開啟熊市模式。然而,上周五的A股無視美股因通脹壓力導致的回調,終於展現出強勁的走勢。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的搖搖板效應仍然比較明顯。大資金目前主要還是在周期股和賽道股中來回切換,只是公募基金把賽道股的投資範圍進一步縮小到業績超預期、景氣度高的核心行業,如受託研究機構(CRO)、醫美等。另一邊的游資和散戶時不時炒作一下題材股和中小市值股票。

除了部分邏輯得到強勁支撐的周期板塊,例如航運、有色金屬以及鋼鐵外,市場並沒有其他持續性的主線,大金融板塊更是沉寂了一段時間。然而,周期股由於熱度過高,其實風險也愈積愈大。例如早前有券商召開貴金屬板塊的電話會議,參與人數高達4,000多人,與之前寥寥數人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這側面印證周期股的熱度達到了一個頂點。投資者需要留意的是,每一次有這種千人的會議就意味着該板塊的行情可能快要結束了。市場的走勢也開始反映這種擔憂。

製造業兩頭受壓博唔過

中國上周公布了第7次人口普查數據。毫無疑問,高齡化開始加速,出生率下降明顯。目前,中國出生率只有1.3,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人口問題對資本市場的長遠走勢肯定會形成負面影響。4月的社融數據也是大幅低於預期,雖然人行說不急轉彎,但從數據來看,收緊流動性的動作已經開始了。這對股票市場中短期表現形成較大壓制。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剪刀差數據也反映了今年上游行業可能會比較滋潤,但是由於終端提價不順,中游行業的利潤會受到比較大的壓力,今年可能要迴避中游的製造業板塊。

在未來一兩季度,A股依然比較難操作。因為無論從境內還是境外來看,都是悲觀的因素較多,流動性邊際減少使得股市估值面臨下調風險,人口問題也加重市場的憂慮情緒。周期股在一輪暴漲之後不建議投資者此時介入,反而應該逐步獲利離場。而賽道股回調幅度不夠,上周五拉升後更重回高位。第三季之前建議投資者還是盡量保持謹慎,如果沒有清晰邏輯可以選擇觀望,小倉位可以在優質的消費和醫療企業大幅回調時小量布局。

勝利證券副首席運營官 周樂樂(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