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印證通脹急速升溫,帶動反映市場預期的5年期美債和抗通脹債券孳息差距觸及2.82%,創2005年後新高;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亦觸及2.59%,為2013年以來最高。市場估未來通脹最多飆至16年以來最高,目前意見兩極,有些認為短暫;有些則預計提早加息。
市場對前景未達共識主因是觀乎4月CPI,首先是機票價格按月升10%,惟若以去年2月起計,仍跌15%。故此,4月機票價格上漲僅反映行業正緩速復甦,帶來的通脹壓力不足為患。
其次是二手車價按月跳升10%,更較疫前飆18%,主因供應不足加上需求急升,尤其疫下人們不願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遂延長使用汽車時間或嘗試買車。故二手車漲價或只是為現時放售的人帶來意外之財,需求最終會回落,供應會增加。
其三是外出用膳,當中大部分為餐廳,按月雖僅升0.3%,卻最令人擔憂。人們可能預期餐廳會像航空公司一樣,在疫情中減價,但實際上,用膳費自去年2月以來升3.6%,高於之前5年2.7%平均升幅。費用持續上升的關鍵在其首要成本是勞工,而勞動成本升高是不太可能逆轉,會帶動通脹。不僅如此,外出用膳費用佔CPI達6.3%,高於二手車的2.8%和機票的0.6%。
另一項較難測的是住宿成本,雖然樓價猛升,但住宿成本主要反映租金;雖然租金僅按月上升0.2%,但分析料就業市場趨緊,租金通脹將加速,並很可能非短暫。
可見通脹前景很主觀,白宮內部認為通脹壓力的「過渡時期」將持續到年底。航運巨頭馬士基則認為,全球通脹壓力未出現,因工資整體未上漲,當前商品價格上升難與通脹有長期關係,需求急升而供應不足,庫存獲補充後,情況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