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美元晶片掀經變?

全球半導體產業生產成千上萬種晶片,其中,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Intel)等公司的高階晶片,每片價格由100至1,000美元不等,晶片可以令你的電腦、手機能運作暢順。不過,除高階晶片外,目前連基礎的晶片也面臨短缺,例如原本價值1美元的顯示器驅動晶片,由於產能不足,竟炒上20美元!

顯示器驅動晶片僅能傳輸讓手機、顯示器或導航系統螢幕亮起來的基本指令,比「先進製程」至少落後兩代。若缺少這種晶片,很多家用電器,例如液晶螢幕、電視、手提電腦、雪櫃都因零組件缺料,導致製造成本攀升。

利錢低 代工廠「嫌棄」

以許多電視和電腦螢幕採用的液晶顯示器(LCD)為例,由去年1月到今年3月,50吋LCD面板價格就漲了一倍。行業研究分析師Matthew Kanterman對此指出,LCD面板將持續漲價到第三季。

至於為何連低階晶片都面臨短缺?究其原因,是疫情之下,人們對於電子產品及汽車需求急增,推動了其所用到的高階晶片需求。由於利錢較高,代工廠自然傾向生產高階晶片,惟產能集中也追不上需求,自然更擠不出人手和機器去生產價值僅1美元的顯示器驅動晶片。

而原本專門生產低階晶片的廠商,產能使用率已經見頂,惟受制於技術較為落後,目前若再投入資金去加大產能並不划算,久而久之,就連低階晶片都變得稀缺,更順勢加入漲價行列,漲幅甚至媲美高階晶片!

由此可見,晶片被視為「新石油」絕不誇張,潛在的通脹威力也絕非靠嚇,實能牽動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