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疫」市轉型有「經」喜

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市場一片淡靜,令不少公司經營困難、裁員、縮減營運規模,甚至破產收場。不過,亦有部分企業能透過轉變銷售策略,迎合消費者需求,並拓展網上商機,反而在「疫」市中成功擴充業務,開拓新財路!仍然身陷險境的企業,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嘗試突破,靈活變通,或者可以絕處逢生!今日就介紹幾個疫情期間成功轉型的企業「贏家」個案,給大家借鏡!

交友App推視訊約會 反應熱烈

疫情前交友約會程式一般只用來配對和交換聯絡資料等,但疫情促使不少平台為了迎合在家工作的趨勢,紛紛推出視訊約會模式。美國交友平台Match(美股:MTCH)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有69%的美國用戶願意與潛在伴侶進行視訊聊天,而只有6%的人在疫情之前嘗試過視訊約會。旗下交友約會程式Tinder在去年11月約有660萬名付費用戶,高於6月時的620萬人,其姊妹產品Hinge去年4月亦增加了「在家約會」視訊聊天功能。

港企轉攻網上打機配對

Bumble(美股:BMBL)是首家推出應用視訊功能的大型網上約會平台,該功能的使用率在疫情期間大幅增加。Bumble的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Whitney Wolfe Herd表示,整個疫情期間都可視為「極其寂寞時期」,將激發今年對網上約會服務新需求。

人們對直播約會遊戲的興趣也大幅提升,Meet Group(美股:MEET)去年7月的報告指出,自去年3月以來,其產品的使用量激增95%。網上活動包括視訊速配活動,以及針對一些關注性格而不是外表的用戶盲約遊戲等。

交友約會業總會創會主席黃嘉如(Yubi) 指,政府去年實施禁堂食措施,令其4至6月間的生意最差,所有速配活動暫停,會員的生意額下跌兩至三成。「我們變陣轉做online dating(網上約會),用Zoom協助一男一女的會員視訊,亦有舉辦一起打online game(電子遊戲)活動。」

專業人士偏好真人見面

此外,會員亦有一對一進行實體課程,包括化妝、溝通技巧及約會角色扮演等,在全渠道的配合下,整體生意僅下跌10至15%。會員人數的升幅雖在疫情期間收窄,但並沒有下跌。

惟她認為疫情之後的網上活動將會愈來愈少,隨禁聚令放寬,實體活動恢復,現時面對面的活動已回復至四分三,網上活動則佔四分一。

「因為客戶比較喜歡見到真人,清楚看到身高、動作及姿勢等,面對面諮詢、篩選的專注力亦會較好,而且會員多數為專業人士,十分注重私隱,擔憂自己樣子被截圖,現場活動禁止拍照。但Zoom的好處是可隨時隨地約會,有客人因擔心感染,不想面對面約會以減低風險。」Yubi指不論有否疫情,行業對網上約會仍有需求。

健身業設虛擬課程 需求升

疫情下,不少健身人士找尋替代健身室的方法,同時,也重新考量健身活動所涉及的衞生風險和成本。全球有逾100萬人購買了跑步機和健身單車的在家課程。與此同時,許多人也回歸低成本的健身運動,例如戶外運動、虛擬健身及宅健身。

戶外及居家運動成趨勢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研究指出,徒手訓練和戶外訓練均屬今年5大主要健身趨勢之內。網上短片平台成為不少人的健身導師,變相推動啞鈴和瑜伽墊等設備的銷量。此外,跑步程式Runkeeper去年春季的全球註冊量也增長了252%之多,可見戶外運動和宅健身已成為不少國家的新趨勢。

美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兼首席科學家Cedric Bryant認為,健身行業的變革將會在疫後持續。他估計,兩成在疫情前有健身習慣的美國人會回歸健身室,但其他更簡單的健身方法如跑步、踏單車、瑜伽和遠足等將變得更受歡迎。此外,網上健身課程相比價格高昂的健身室也更具吸引力。

在香港亦能見到類似的趨勢,實體健身中心在疫情及社交距離措施下一片慘淡,即使一些健身中心改變策略提供網上健身課,但還有很多公司被迫結業或讓員工放無薪假。

網上瑜伽班生意佔三成

瑜伽導師陳方麗(Denise)指,在第三波疫情期間已經進行Zoom教學一段時間,一邊進行實體班,一邊為正在隔離的學生進行直播,網上課堂佔生意額約兩至三成。「Zoom的好處是沒有地域限制,搬了家的學生、住馬鞍山或粉嶺的學生,甚至連外國學生都能上課。比較困難的是時差,不過通常他們願意晚上上課,然後我們早上進行直播,便能解決問題。」

由於第四波疫情有好轉,加上學生家裏的空間有限,網上教學亦不能面對面接觸,故現時已逐漸恢復實體班。不過,學校對網上教學的需求更大,她指有中學已要求她在5至6月時開班授課。

雖然現時減少了網上課堂,但是疫情期間Denise亦會不時拍片放上她的網上短片平台頻道。「最近有在美國居住的香港人指因看到我的影片,問我可不可以一對一訓練,但最後因為時間難遷就,故沒有下文。」

這類因網上短片平台而吸納的新學生比例雖不算多,但她指學生的黏性更高,亦有助提升自己的個人形象、品牌及認受性。「不少學生上堂後都會想回家跟着影片做伸展,網上短片平台能為他們提供更多有用資訊,並與學生建立更多聯繫,相信影片平台亦是未來運動的大趨勢。」

食品批發商拓展網店 銷售倍飆

疫情下經常留在家中,如何「搵食」亦是每日必須思考的事情,很多人都會選擇買餸煮飯,網上購物成為買餸新趨勢。不少凍肉舖及海鮮批發商均開拓網絡平台,成功吸納不少客戶。

肯尼海鮮由邵頌賢(Jerry)和鄭梓傑(Kenny)聯合創辦,Jerry指,公司在3年前成立時已採取網上營運模式,疫情更迅速帶旺網店生意,去年生意額及現時的客戶數量比疫情前大增一倍。「營運網店令我們節省不少成本,舖租、燈油火蠟都能省下,故我們的貨品盡量便宜一點回饋客人,每件貨品利潤約兩至三成。」

「節日和政府禁止堂食期間,有特別多人網購海鮮,如在農曆新年期間,生意會比平日再多一倍,當政府禁止堂食時,生意增加約1.5倍。」因應疫情,公司推出無接觸的送貨服務,可按客戶要求放在管理處或送到門口。

網絡廣告擴客戶群

為擴大網上生意,他每月不惜工本投資約6位數字下廣告,每10個人便吸引到至少9人瀏覽網站,他指對擴大客戶群及生意絕對有幫助。另外,公司貨品亦在不少網購平台上架,同時不斷尋找一些藝人或關鍵意見領袖(KOL)作社交媒體宣傳。

「一些客人住在新界村屋等偏遠少少的地區,要起碼半個鐘車程才出到市區,而且買海鮮亦未必齊全,我們售賣一些較特別、非所有商場及街市都有的產品。」隨着疫情好轉,客人比之前減少,但他相信民眾的消費模式已有轉變,他們在家的時間更多,有較多時間看社交媒體,亦有更多人認識公司網站。

設門市增買家信心

「其實疫情後都擔心生意額會下跌,所以我們打算半年內會開設門市,尤其新聞報道現時有很多Facebook無良店舖呃人,有客人都問我們會否有門市,故想增加他們對品牌的信心,但網上生意未來仍是我們的業務核心,預料會與實體生意相輔相成。」他預期門市可為公司貢獻三成的生意額,其餘七成為網購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