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手機商爭相造車

繼華為和小米集團(01810)後,今年首季全球手機出貨量排第四的OPPO也擬「踩過界」加入造車行列。不過,有汽車製造業內人士分析,雖然手機大廠在AI(人工智能)、晶片、硬件產品、供應鏈管理、集資能力等都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讓公司走到造車業的起跑線,但與造電視不同,生產汽車技術要求遠高於手機,這無異於第二次創業,加上競爭日益加劇,成敗有待觀察。

據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OPPO的造車計劃由始創人陳明永推動,他最近更與A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的中國乘用車事業部總裁朱威詳談,也帶隊拜訪了總部位於天津的中央企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

消息刺激寧德時代昨日股價一度漲7.75%,全日亦收升5.29%至367.03元(人民幣‧下同),為逾兩個月收市高位。

隨後OPPO作出官方回應更暗藏玄機,雖然未有正面決定是否造車,卻稱公司目前在車聯網相關技術專利已累計超過3,000項,似乎有意拋出進軍新範疇的本錢。

小米急挫3.8% 兩周新低

事實上,公司於去年已從內地電動車公司小鵬汽車(美股:XPEV)挖角了首席科學家郭彥東。而據報,OPPO將會入股上海的自動駕駛技術企業縱目科技,後者擬計劃到香港上市。

不過,回看小米,公司在3月底宣布投入100億元造車以來,股價未見顯著做好。其手機最大市場之一印度則備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擾,令公司股價連日受壓,昨日更逆市下挫3.8%至25.3港元,為兩周收市低位。

研究機構Canalys昨發表報告,指今年首季印度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710萬部,按年增長11%。小米、OPPO雖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出貨量1,050萬部及470萬部,但預計由於變種病毒來襲,第二季該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將驟降。

與此同時,華為亦深入涉足智能汽車領域。據報道,華為內部已任命歐洲消費者業務總裁戢仁貴接替汪嚴旻,出任公司的全球生態發展部總裁。汪氏將負責新成立的生態特別項目優化組,據報該組與汽車業務有關。

華為在早前的上海國際車展上宣布,與東風小康推出首個汽車產品,並在集團渠道銷售。首席執行官余承東亦現身解釋賣車原因,是為了彌補手機銷量的缺失。

從華為投資控股昨公布合併財務報表可見,今年首季營業收入確實下挫,按年下跌達16.91%,至1,500.56億元,惟在嚴控營業成本等原因之下,淨利潤倒升26.63%至168.46億元。

中興比亞迪首季多賺逾倍

另一受美制裁股中興通訊(00763)上季營業總收入則按年升22.14%至262.41億元,因投資收益大增,帶動淨利潤狂飆1.79倍。

業務涉及手機部件和汽車電池等的比亞迪股份(01211),在今年首季收入已勁升1.08倍至409.91億元,淨利潤亦增1.1倍至2.37億元,反映傳統車廠盈利豐厚,足以引來其他競爭者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