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制華決心路人皆見,甚至較前總統特朗普更狠,中國外部形勢險峻不言而喻。內部方面,由於經濟去年次季走出疫情,意味今年比較基數偏高,所謂V形復甦似到了轉捩點,這從表現領先經濟的中港股市率先體現。面對內外交困,已有不止一位內地財金高官響警,勸告投資者別再寄望炒股發達!
回看不久前的1月,中港股市恰好在特朗普退位後乍現投機風潮,惟隨着中美3月在阿拉斯加反枱後,不單止正式宣布股市升浪完結,連帶人民幣亦闊別了去年下半年的升值強勢。資金流入速度下降、匯率和股市轉弱,正正就是歷次股市醞釀風暴的先兆。
去年全球疫情大爆發,多地經濟停擺,中國面對外部需求極度疲弱,當局主要靠增加固定投資率先走出谷底,實現經濟復甦。可如今輪到美國大灑金錢重整旗鼓,疫苗接種又初見成效,加上其他地區疫情突然失控,全球氾濫的資金大多選擇回流美國,當地股市接連破頂,中國相形見絀。
誠然,近期A股表現實在不濟,單單一隻「股王」茅台市值已由2月高位蒸發最多逾9,000億元人民幣;早前大熱的科創板更被監管當局明顯收緊上市審批,不少企業須撤回申請,新股認購熱潮退卻。年初大量民間資金和不少新成立的基金都將資金重注A股,如今都被牢牢套住了,龐大的「蟹貨」勢必限制未來升幅。一旦散戶財困惡化而要忍痛蝕沽,帶來的骨牌式套現壓力將更可怕。少了資產價格上升造就財富效應,消費動力勢必受到掣肘。原本仍能靠科技創新推動新價值,並反映在企業盈利和就業市場上,惟當局偏偏整頓科企,連剩餘的經濟動力又被壓下。
那麼,為何內地知其不可而為之?正正就在於中美之爭,令內地要決心正視經濟結構問題,不容出現讓美國乘虛而入的缺口,更容不下內部不團結。由於耍金融財技是美國的拿手好戲,聯儲局如今遲遲不肯因經濟向好而逐步收水,明顯是要做到「溢出效應」,令全球資金更氾濫,部署熱錢湧到中國,之後計好數、擇了時,就吹響號角一次過撤資。如是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搞垮內地金融系統,因資產一跌價,民眾就恐慌,直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至於科技巨企,若搞不好,隨時成為別人的走資機器,整肅是必然。
難怪就連內地前財金高官也直言,不能對股市過於樂觀,這場中美世紀爭霸戰仍漫漫長路,投資者要懂看風使舵,別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