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首季經濟增18%恐短癮

中國經濟用一年時間從破天荒的負增長走到創紀錄新高!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18.3%,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數據以來最勁,惟按季升幅顯著減慢至0.6%。分析憂慮全年經濟增長不如外界之前預測樂觀,尤其製造業投資仍未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中國首季GDP為24.9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8.3%,略低於預期的18.5%升幅,較疫前、即2019年首季則增10.3%。當局稱,數據主要受去年較低基數、今年內地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響。

大行恐下調全年GDP預測

即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月上調內地經濟全年增長預測至8.4%,但據媒體引述農銀國際研究部分析稱,全球金融機構或重新檢討內地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因首季按季增速比去年第四季的2.6%低,意味本季起3個季度的按季增速要遠高於2%,而這並非易事。更需留意的是,首季按季數字不理想,會否促使部分大行下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而改變資金或資產配置。有市場人士憂慮,一旦內地經濟增長預測遭下調,恐對資本市場帶來衝擊。

野村證券亦發表報告提醒,今年第三及四季經濟將持續受基數效應拖慢增速,逐步重返單位數,料分別僅升6.4%及5.3%。澳新銀行亦指,全球疫情反覆,可能制約內地復甦過程,如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已改善至5.3%,但未來將取決於疫苗接種的進展。

對於今年經濟走勢,統計局亦指,首季內地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惟恢復基礎還不牢固,長期存在結構性矛盾,面對經濟恢復的新問題,冀促進全年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

零售飆近34% 工業遜預期

不過,供給側及需求側復甦步伐明顯不一致,已引起市場擔憂。今年首季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大增33.9%,按季亦升1.86%。單就3月而言,更按年急飆34.2%,主因商品零售、餐飲、網上實體消費均同步快速改善。另外,首季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按年名義增長達13.7%,收入回升也有助帶動消費。

反觀工業增加值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表現,首季分別按年僅增24.5%及25.6%,雙雙低於市場預期。若以2020年及2021年的兩年首季平均計,基建設施投資增速雖由負轉正,但製造業投資仍下降2%,亦低過疫情前水平。

目前消費需求的增長比製造業生產復甦要快得多。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就指出,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多困難,仍在恢復中,故在投資信心上有一定顧慮。雖然國際商品上漲影響了上游行業,但她強調,內地工業消費品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至於豬肉及糧食價格,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壓力不大,預期全年通脹維持於一個較溫和的區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