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誓重奪晶片話事權

現時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嚴重,產能尤其向亞洲傾斜,其中台灣與南韓更包辦70%以上,單是台積電一家公司的份額就高達54%,引發歐美發達國家的反思。一上台便急急推翻前朝政策的美國總統拜登周一也召開半導體峰會,強調美國要奪回半導體的主導權,可是有分析對其鴻圖大計潑冷水,稱台廠擁有的技術優勢,非一朝一夕能追過。

為強化美國半導體科技供應鏈,白宮周一召開網上峰會,由白宮經濟顧問、國家安全顧問及商務部長主持,並邀請台灣的台積電、南韓的三星電子、以美國的英特爾(Intel)為首的多家半導體龍頭,以及美國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等國內外合共18家公司的掌門人參與。

英特爾研生產車用晶片

拜登在峰會上表示,面對中國計劃主導半導體供應鏈,美國應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不能再等,「這是別人都在做的,我們也必須做」。美國已將半導體產業列為重要基礎建設計劃,且有500億美元預算,冀解決產能過度依賴亞洲,同時牽制內地半導體發展步伐。

拜登指出,半導體投資獲美國跨黨派強力支持,收到來自兩黨23位參議員、42位眾議員來信,支持「晶片美國製造」(Chips for America)計劃。拜登呼籲國會通過計劃,另外再投資500億美元,在商務部下成立新辦公室,監控國內產業生產能力與資金投資。

對於美國晶片發展,英特爾行政總裁蓋爾辛格稱,希望美國奪回三分之一的晶片產能,重返競爭行列,而目前美國僅佔全球生產量的12%。他曾表示,晶片生產集中於亞洲,對全球企業來說都不是好事。

親自出席峰會的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有信心其於亞利桑那州的5納米製程新廠能在美國跨黨派合作下取得成功,言下之意似乎無懼英特爾威脅「搶食」。

事實上,英特爾今年3月初宣布斥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拿州建立新半導體工廠,並打算開展代工業務,未來將一條龍包辦設計、製造及代工。蓋爾辛格表示,英特爾會於6至9個月內開始生產車用晶片,解決美國車廠晶片短缺問題。惟遠水不能救近火,三菱汽車周一宣布,因晶片短缺,日本和泰國的3家工廠將於4月共計減產7,500輛,其發言人更指出,正檢討5月會否進一步減產。

大行潑冷水 斥技術落後

中信里昂分析師對美大潑冷水,認為美國科技公司短期內難以減低對台廠的依賴,因台灣晶片生產技術領先於國際對手。蘋果公司(Apple Inc.)、亞馬遜及高通等巨企,有90%的晶片生產仍依賴台灣的代工廠。晶片開發需要一段長時間,這些公司期望晶片供應多元化,惟短期內難以達成。

而對於晶片荒,華為亦有「妙論」,副董事長徐直軍周一指,美國對中國科企實施的制裁是全球晶片荒的主因。制裁使全球晶片廠大量囤積晶片,特別是中國企業的恐慌性補庫存,破壞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

至於華為晶片庫存倘若告急,徐直軍直指,作全球第三的半導體買家,總有企業願意供應予華為。他強調,華為對於從實體清單中移除早已不抱任何希望,準備好長期處在實體清單之下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