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發展長期停滯,坐食老本,靠透支美元信用度日,面對來自中國崛起的競爭,只管打壓、圍堵,不思進取。反觀中國,敢於迎來美國科技脫鈎,積極備戰,在晶片及新興戰略產業上加快布局,務求全面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實現自給自足,配以「內循環」戰略,應對有度。從近次中美高層會面可見,中國不再給美國留面子,正正是向世界宣示定必認真打好這場仗,跨過這道坎!所謂「人貴自重」,若美國繼續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則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過去數十年,美國在基礎研發和科技領域上,確實是世界之首,如今全球兩大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平台皆出自美企,就是例子。中國認識到軟實力的重要,自2015年就提出,積極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轉型,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上體制配合,幾年間成效不俗,招來美國敵視和打壓,施以重關稅和制裁,又推動科技脫鈎,以為能阻止中國,保住霸權。
可世界不停轉,時間不等人。中國14億人口要開飯,不可能因美國不悅而停下來、不幹活、不發展。二戰後和平至今已逾70年,過去世界經濟由歐美主導,皆因掌控了關鍵技術,獨享專利,他國被視為附庸,要等待小恩小惠。不過,隨着數碼經濟興起,世界進入新台階,各經濟體在新賽道上有顛覆式轉變,也成為中國擺脫歐美霸權,公平崛起的契機。
為應對美國科技圍堵,中國正運用獨特優勢,全方位提升創科自主研發能力,加快自研晶片,並乘着全球汽車重工業趨向新能源轉型,積極布局電動車產業。汽車是「消費之首」,中國是世界最大汽車市場,只要自給自足,必能令倚賴中國的歐盟頓失靠山,不戰而屈人之兵,屆時中國確實毋須再看美國臉色!若歐美再不積極自省,正視競爭,長年坐享的技術專利將不再管用,後果是失去市場份額,競爭力下降,產業枯竭,經濟深陷危機不能自拔。
事實上,美國沿用多年的制度正面臨嚴峻的內外挑戰,從前總統特朗普敗選後的一連串政局動盪,足見體制上的缺陷,難怪經濟長期原地踏步甚至空轉。反觀中國每事講求施政實效,腳踏實地發展經濟,精準與高效的市場運作正逐步拉近與美國的競爭距離。若美國繼續盲目抗華,而不盡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對中國的各項制裁只會日漸變得沒用,則國運興衰,自有分曉,所謂聯盟抗華戰略,亦必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