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充固定收入,長實集團(01113)宣布以約170億元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4個歐洲基建項目的權益,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惟經過一系列調整後,李嘉誠基金會在內的控股股東集團,於長實的持股將由35.99%增至45.02%,惹來部署長實私有化的揣測。不過,分析指,投資者不必想太多,交易對股價影響只是「中性」。
綜合公告及副董事總經理葉德銓的解畫,交易完成後,李嘉誠基金會確保今年及明年,長實從項目收取總額不少於9.1億元的現金分派,「業績好有機會多啲」,而長實也會保證這兩年總派息金額不低於66.48億元,因此今年及明年總派息金額都不會少過75.58億元。
為收購這批項目,長實會以每股51元向李嘉誠基金會發行333,333,333股新股,並用相同價錢向所有合資格股東回購同樣數目的股份,不足額也會按股東大會授權在公開市場買足,避免攤薄股東權益,但由於李氏家族不會參與回購,總股本經一加一減後,其持股會大增。
公司指,「51元」是經過公平磋商釐定,比最後1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有約10%的溢價,而且高於過去52周的高位。主席李澤鉅直言,若股東通過,股價可望「靚仔啲」。
這次交易涉及的資產乃英國配電網絡UK Power Networks(UKPN)20%股權、水務公司Northumbrian Water(NW)20%股權、配氣項目Wales & West Utilities(WWU)10%股權,以及荷蘭廢物發電公司Dutch Enviro Energy 10%股權。除UKPN外,長實本身有一定權益,完成後會與長江基建(01038)和電能實業(00006)一同持有。
參考長建最新業績公告,UKPN現行規管制度會持續至2023年3月,惟NW由於去年生效的新規管期價格檢討條款變得嚴苛,導致長建業績下滑,經上訴後規管條文有改善,擬建設一項容量達360萬升的水處理設施。WWU新規管期最終定案去年底公布後,需要上訴。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雖然李氏家族持股大增會令人聯想到部署私有化長實,但真實用意難猜度,投資者不宜想太多。他認為,交易對股價只是「中性」,不宜單看溢價便入貨;即使項目能提供額外現金流,但易受准許回報率談判的陰霾拖累,「大市跌咗咁多,大把嘢可以執,單係公用股同新能源股已經有好多選擇」。
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化等後,長實去年基礎溢利倒退32.48%至193.39億元,末期息每股1.46元。李澤鉅指,英式酒館、酒店和飛機租賃業務最受疫情重創,但強調衝擊只是短期,不改其優質資產的定性,經營環境改善時復甦速度會較快。以集團現金流充足,負債比率低,必繼續留意有固定收入的資產,正物色併購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