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快金融機構電子化步伐,愈來愈多人傾向以數碼方式與金融機構溝通。據全球分析軟件公司費埃哲(FICO)調查顯示,71%港人陷入經濟艱難時,較傾向使用數碼渠道與銀行接洽,避免「面對面」談及貸款時出現尷尬情況。
FICO調查指,當遇上財困,三成港人傾向透過網上銀行與銀行溝通;17%選擇經電話銀行;16%則使用手機銀行應用程式;有1%表示希望使用虛擬會議技術來聯絡。FICO就此表示,反映經濟困難時使用智能方式作聯繫尤其受客戶歡迎,惟預期在此情況下,銀行分行的業務將持續受影響。
雖然如此,傳統銀行具有的優勢亦不容忽視。調查顯示,在亞太區中,三分之一受訪者更願意經一家銀行來滿足其所有銀行服務的需要,惟香港於此項目上的比例較整體為低。
對於是否願意嘗試金融科技,或者規模較小、較新型的「挑戰者銀行」(Challenger Bank),14%港人表示會考慮,另外有45%對此持開放態度。至於為何要嘗試其他銀行服務,有26%香港受訪者表示,首要原因是要確保數碼銀行服務的「個人化及控制」有所改善,此因素於亞太區的佔比為31%。
以上調查於去年12月正值疫情較嚴峻時進行,訪問了10個國家及地區的5,000名消費者,包括澳洲、香港、新加坡、台灣等,以了解消費者對數碼銀行服務的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於去年3月起有8家虛擬銀行出台,截至去年底,虛銀的總貸款及存款分別達10億元及150億元,多家銀行預告今年會推出新產品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