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風險未平 料仍需政府支持

全球經濟前景及地緣政治不明朗,中國商業銀行潛在危機揮之不去,內地債券評級機構惠譽博華表示,化解內銀風險的主要手段仍需依靠政府的支持力度。鑑於早前部分銀行的股權重組已見成效,故預期監管機構將有更多手段,以應對出現危機的商業銀行。

股權重組轉型見成效

回看過去內地進行多輪市場化改革,銀行業逐漸形成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等多個層次的體系,政府採取直接或間接的支持措施。然而,過去數年間,內地有多家銀行出現嚴重的信用及流動性危機,當中尤以錦州銀行(00416)和包商銀行甚具代表性,後者從2019年中旬被人民銀行、中銀保監聯合接管,及至進入破產程序,經歷長達一年半時間。

惠譽博華認為,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若出現危機,很容易觸發擠提,引發系統性風險。面對不同商業銀行間的風險誘因及水平差異,內地政府採用「一行一策」的風險化解手段等,協助已發生危機的商業銀行增強信用。據內銀過去的風險情況,該機構認為,利用中資背景企業對出現危機的商業銀行進行增資,為有效手段之一,從監管機構對錦州銀行、包商銀行等的處理方法,亦反映了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意願。

整體而言,政府支持力度為內銀有效化解危機及推動重組的方式,該機構稱,部分銀行經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主導的股權重組轉型後,財務指標已顯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