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危機再次響起警號,連金融市場也關注!疫情除了導致食物供應不公平的情況惡化外,隨着全球央行持續「放水」,勢助長糧食價格持續膨脹,升幅有機會創下10年新高,令市場人士憂慮一旦糧價泡沫膨脹,將引發一連串社會動盪,尤其對新興國家的衝擊更大。觀乎糧食生產大國之一的俄羅斯已因糧價上升而令通脹升溫,拖累央行近期不能減息救市,危機可謂迫在眉睫。
資深財金界人士、因言中上次美國次按風暴引發2008年金融海嘯而成名的「法興大淡友」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警告,糧食價格飆升絕非小事,未來還會續漲,並會引發更多、更嚴重的問題。他引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指出,今年11月全球糧食大宗商品價格已漲至接近6年以來最高水平,並且連升6個月,它綜合了穀物、油、乳製品、肉、糖等價格。其中,穀物價格指數按年大漲近20%,為2011年中之後的最高年度升幅。
他認為,目前情況與2010至2011年糧價泡沫相似,當年美國聯儲局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QE),恰巧地適逢被形容為「阿拉伯之春」的2011年大規模反政府示威起動。示威被外界解釋為由其他原因驅使,但在愛德華茲眼中,糧食價格飆升才是最原始的導火線。
他慨嘆有前車可鑑,惟現時各國央行依然重蹈覆轍瘋狂注入流動性,除了帶來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外,投資者也應擔心食品通脹激增的風險,新興國家往往受更嚴重打擊,因其食品主要靠進口,同時這些國家的家庭在食品上支出比例更大。由於疫情已大大加劇貧富懸殊,只要糧食價格再次飆升,或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發大規模社會暴動。
他強調,疫情期間,糧食分配已成為全球各國皆需面對的現實問題,即使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也無法置身事外,疫情暴露了其脆弱性及社會普遍存在的各種不平等現象。據美國人口普查局7月調查顯示,該國竟有將近3,000萬人沒有足夠食物。他擔心糧食通脹僅剛剛開始,在周期性資產的復甦,加上極度寬鬆的全球貨幣環境下,恐導致糧食價格創下10年以來最高漲幅。
全球糧價暴漲的另一惡果,就是新興市場央行不敢再減息,阻礙其經濟復甦步伐,為雙重打擊!早前俄羅斯央行公布,將關鍵利率維持在4.25厘,雖然已是有紀錄以來最低,但不代表央行不想減息,而是因當地通脹已第2個月超出原定目標4%,部分原因是當地貨幣盧布今年暴跌15%,單是11月以來的跌幅便高達7.7%。
不過,該國經濟發展部指出,食品價格上漲才是推動11月通脹加快的最主要因素,總統普京早前也表示,對麵包、葵花籽油等主要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感到驚訝,下令政府採取緊急措施為食品價格通脹降溫,包括對小麥出口徵稅,將葵花籽及油菜籽出口關稅稅率大幅提高,並對其他一些主要食品進行價格管制。
因此可見,全球糧食問題將逐步浮面,成為2021年一大難題,尤其今次央行「放水量」遠高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