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殘爆玩死回收業

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自危,帶動「宅經濟」興起,使即棄產品和塑膠包裝似乎成為必需品。與此同時,疫情重創能源需求和油價暴瀉雙重夾擊下,塑膠製品成本更見低廉,衍生出包裝過剩問題,勢加劇氣候變化,造成經濟損失。

然而,回收業難捱,市場日漸萎縮,加上能源業亦面臨大規模裁員困境,為求生存,如今難做到「環保」,未來全球反常天氣恐愈見頻繁!事實上,有會計師行指,美國能源業在3至8月,已裁減逾10萬個工作職位,足見經營前景惡劣。

在疫情以前,回收業界經營困難已非新聞。據2017年研究顯示,世界自1950年以來已創造63億噸塑膠廢棄物,91%從未被回收,而且其中多數都難以回收。在疫情爆發後,循環再造塑膠更不符合經濟效益。

更甚的是,石油需求和價格疲弱,石油副產品塑膠的生產成本亦都因而下降,新製塑膠價格僅為最常用回收塑膠的一半。另根據商品顧問公司ICIS的資料顯示,循環製造膠樽的原料價格較新製塑膠原料高83至93%,可見回收塑膠的誘因極低。

廢棄物驟增 超處理能力

根據ICIS數據,歐洲包裝產業第二季對回收材料的需求較去年同期下滑20至30%;與此同時,居家避疫的民眾製造更多回收廢棄物,數量已超過許多回收公司的處理能力。

有歐洲回收業界表示,業務在疫情爆發後已萎縮逾20%,亞洲部分地區萎縮超過50%,美國一些同業的業務更減少60%。QRS回收公司說,美國已是全球新製塑膠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因此愈來愈多新製塑膠進入市場,疫情更助長這個趨勢。

事實上,疫情重創能源需求和油價,使美國能源業遭受前所未見的打擊,而須裁員逾10萬人,大部分被裁的職位可能在2021年底前無法恢復。企業為了生存,也無可避免要發展塑膠業務。

能源業工作吸引度大減

有會計師行指出,在3至8月期間,美國石油、天然氣和化學等產業裁減約10.7萬份工作,裁員速度是美國能源業歷來最嚴重,還未包括放無薪假的人數。儘管會計師行估計,美國油價在明年底前會維持在每桶45美元水平,但疫情期間被裁掉的職位,高達七成在2021年底前不會恢復。如此大規模裁員也讓外界不再視能源業為工作穩定的產業,從而降低勞工投入的意願,長遠會影響行業生態。

研究亦發現,美國油價每桶升跌1美元,就可能影響到能源業上游和油田服務業約3,000個工作職位的去留,較1990年代潛在影響1,500個職位的情況嚴重。換言之,今次全球面對由「膠污染」衍生的氣候加速變化,必然對經濟造成難以估計的潛在損失。一些經常受自然災害蹂躪的地區,更不宜隨便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