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修參考國際權威保育標準

市區罕有私人發展保育項目正式啟動,新世界發展(00017)把北角舊皇都戲院大廈業權統一,並將盡力復修該一級歷史建築,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完成復修後將開放予公眾觀賞及「打卡」。

該公司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將在硬件及軟件上融合,把歷史價值、文化氣息及社區情懷注入未來的皇都戲院中,希望日後可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認可,成為國際認受古蹟。

落成於一九五二年的皇都戲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戲院。今次的建築保育團隊,成員包括負責復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的香港「大館」、來自英國的建築事務所Purcell。

研留戲院建築及天台桁架

皇都戲院的前身為璇宮戲院,由萬國影片集團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scar Odell)創建。於一九五九年易手後,隨即改名為皇都戲院。戲院位處被譽為「小上海」的北角,是五十年代香港演藝殿堂,曾經在此演出的世界頂級大師或組合,包括英國作曲家Benjamin Britten與男高音Peter Pears、已故歌后鄧麗君等。

是次復修將以國際權威保育標準為原則。在初步保育構思中,會盡力保留整個戲院建築及天台桁架。

新世界亦將會重塑戲院部分,建構一個文化藝術表演場所,舉辦嶄新而多元化的國際級文化活動。至於大廈正門上方的浮雕,專家團隊將會盡力研究復修。

新世界亦已開展皇都戲院的文物搜集及口述歷史計劃,暫已收集數百件與皇都及北角一帶有關的文物,包括戲院告示牌等,並會將有關收集得來的文物,於日後的皇都戲院內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