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解讀:放榜潮關注疫情考驗

港股步入新一輪業績期,市場聚焦上市公司在疫症爆發後首次公布的全年或中期成績表。香港會計師公會預計,企業要在中期報告披露疫情相關資訊,篇幅會較平常多,而從會計帳目層面來看,哪些披露可以反映企業受到疫情影響呢?

企業編製財務報表的過程常涉及管理層的估算、假設及判斷。以收入為例,當客戶因市道不景未能如期付款而出現違約或更改合約的情況,企業需要評估及判斷款項最終能否及何時收回,並按會計原則在符合特定條件下,方可將帳款確認為收入,收入相關的披露可反映企業的資金流狀況。值得留意的是,很多企業資產都是以公允價值列報。投資者要留意企業評估資產值時所用的假設和判斷,以及資產價值的變化。

留意重要撥備等特殊項目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企業於經營方面或出現很多變化,一些特殊項目例如租務減免、政府紓困補助(例如「保就業」補貼)、重大合同變更、非經常性支出、債務或股本交易、重要撥備等,將要在未來的業績報告中披露,企業的帳目處理和特殊項目的說明能反映其狀況和危機。企業如何制訂應對的策略,是順利度過疫市的關鍵之一,亦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重要環節。

企業的中期報告跟年報一樣,要在管理層討論及分析部分說明影響企業及業務的重要事項,投資者需留意該部分所述是否與帳目所反映的情況相符,並了解企業的未來發展資訊。

疫情陰霾持續,對企業的影響或尚未完全浮現,投資者入市前務須加倍審慎。上市公司的業務性質各有不同,面對疫情所承受的風險因素或程度亦因而有別,如有疑問應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香港會計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