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香港經濟,中小企營商信心仍疲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第三季本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的調查結果,綜合營商指數按季微升3.6,至29.8,惟連續兩季低於30,亦遠低於50的中性水平,反映中小企營商環境受極大挑戰。經濟師認為,香港失業率次季經歷急升階段,料下半年升幅放緩,惟仍有機會攀升至7%。
「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於七月中旬訪問約800家本港中小企。指數中的五大分項均輕微反彈,其中「投資意向」及「招聘意向」為推動指數上升的主因,但「環球經濟」繼續排包尾,僅錄7.9。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表示,綜合指數仍遠低於中性水平,反映香港經濟動力疲弱,預計第三季經濟將錄按年收縮,但在基數效應下將有所緩和,而下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有望改善,料下跌約5%,全年預測則收縮7.2%。
行業指數方面,製造、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零售業指數按季微升,但仍處較低水平。劉健恆指,指數上升反映行業長遠前景趨向改善,惟不代表有關行業的營商情況好轉。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認為,禁聚令下香港零售業嚴重受壓,建議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幫助中小企渡過難關,否則會加速企業結業潮。
調查亦顯示,近七成受訪中小企預計第三季營業額將下降,零售和旅遊業,以及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較悲觀。但金融及保險業有56%受訪者認為今季營業額將「不變或上升」,較其他行業樂觀。謝氏指,目前股市表現可觀,疫情下投保需求增加,帶動行業發展。
市場擔心美國要求香港生產並出口到當地的貨品,要標示為「中國製造」,將影響本地製造業營商環境。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認為,美國消費市場雖然龐大,但倘若這個市場不明朗,可考慮轉至其他市場,例如內地、東盟及歐洲,其中內地消費市場在疫情後恢復迅速,建議可開闊此市場份額。